课件PPT-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染病及其预防 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些画面?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流 感 近视眼 手癣足癣 水 痘 贫 血 龋 齿 肺结核 蛔虫病 血吸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下列常见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结核杆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蛔虫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由血吸虫引起 流行性感冒 肺 结 核 蛔 虫 病 血 吸 虫 病 水 痘 手癣、足癣 理理思路,归归类! 病原体 寄生虫 病毒 细菌 真菌 三十三级冬季传染病预防措施 有发烧病例及时回家观察治疗2~3天,无水痘现象发生,退烧即可返校。有水痘出现立即到医院接受治疗,一般从发病到病愈需10天以上。 开展《学生因病请假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 各班安排专人填写本表,所有因病请假人员均需如实登记。对请假回家学生,必须向班主任如实提供以上信息,并每天一次向班主任短息汇报病情。 此表包含当天所有因病请假学生,分新增和已经离校两类。病愈返校同学当天在此表下部登记1次即可,属传染病返校要核查医生开具的《可返校证明》 该表各班安排专人负责,每天早7:15前交级部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水 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 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 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 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猩红热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通常2~3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峡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在皮疹出现之前发生 3、皮疹: 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褪色,伴有发痒的感觉。 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称为“杨梅舌” 麻 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