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八大”及党史竞赛题.doc

发布:2016-06-04约1.68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十八大”及党史竞赛题 ???1、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B)。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 ????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C)召开。 ????A、上海、天津 B、北京、上海 C、上海、嘉兴 ????3、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 ????A、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B、如何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C、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C)。 ????A、香港海员罢工 B、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C、省港大罢工 ????5、1925年爆发的(C),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斗争中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从而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反帝斗争的中坚力量。 ????A、安源路矿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 ????6、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有关北伐战争说法正确的是(A)。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主战场在四川、湖北C、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7、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在(C)的口号中正式开始。 ????A、“解放全中国” B、“先烈之血,主义之花”C、“打倒列强,除军阀” ??? 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A)的道路。历史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A、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夺取敌人力量相对弱小的城市和发动城市暴动相结合C、领导、组织工人运动来推动革命的发展 ????9、1927年9月,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革命队伍称为(C)。 ????A、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工农革命军 ????10、1927年9月至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C),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井冈山会师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11、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它的领导者是(A)等。 ????A、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B、周恩来、叶挺、叶剑英C、朱德、贺龙、陈毅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A、莫斯科 B、上海 C、北京 ????13、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始创建(A)革命根据地。 ????A、湘鄂赣 B、湘鄂西 C、鄂豫皖 ????14、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深入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中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15、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次会议史称(B)。 ????A、黎平会议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16、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从而为(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A、闽浙赣 B、中央 C、闽西 ????17、1931年,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挑起了侵占我国东北的(C)。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事变 C、九一八事变 ????18、1931年11月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C)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A、林伯渠 B、瞿秋白 C、毛泽东 ????19、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领导人是(B)。 ????A、彭德怀、项英 B、项英、陈毅 C、张国焘、陈毅 ????20、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B),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