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EOR)第一章-B.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EOR 第一节 EOR概念 第二节 影响采收率因素 第三节 EOR方法回顾与展望 Enhanced Oil Recovery 强化采油 提高原油采收率 采油的层次 注意:EOR ? 三次采油 EOR与IOR的关系 Improved Oil Recovery 改进型采油 IOR比EOR含义更广 第二节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一、采收率 二、影响采收率因素 1、地层的非均质性 2、地层表面的润湿性 3、流度比 4、毛管数 5、布井 1、地层的非均质性 地层越不均质,采收率越低。 宏观不均质性:渗透率变异系数 微观不均质性:孔喉大小分布曲线 孔喉比 孔喉配位数 孔喉表面粗糙度 1.1 渗透率变异系数 1.2 孔喉大小分布曲线 1.4 孔喉配位数 定义:与一个孔隙相连的喉道数 数值越大,油越容易分散,Jamine效应严重 1.5 孔喉表面粗糙度 定义:孔喉真实面积与表观面积之比 孔喉表面粗糙度越大,润湿滞后越严重 2、地层表面润湿性 2.1 润湿角 2.2 Amott指数 2.3 USBM指数 2.1 润湿角 (1)平衡润湿角 (2)前进润湿角、后退润湿角 IA(w)0:水湿; IA(w)=0:油湿; IA(w)接近于0为中性润湿 IA(o)0:油湿; IA(o)=0:水湿; IA(o)接近于0为中性润湿 2.4 润湿性对采收率影响 3、 流度比 4、毛管数 定义 无因次准数 水驱:界面张力为10 毛管数为10-6 若界面张力降为10-3 则毛管数为10-2 5、布井 第三节 EOR方法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EOR概念 EOR 利用核能、微生物采油 四次采油 以特殊流体为驱油剂 三次采油 15~25 以水或气体为驱油剂 二次采油 10~25 天然能量 一次采油 采收率/% 特征 采油层次 EOR是指强化采油,包括采收率超过一次采油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四次采油等 EOR 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 微生物驱 IOR IOR EOR 周期注水 加密井 定义 采收率=波及系数*洗油效率 标准点渗透率 统计偏差点渗透率 84.1 峰值越高,孔喉大小越均匀;峰值靠右,大孔喉出现频率越高 1.3 孔喉比 孔喉比指孔隙半径与喉道半径之比; 孔喉比大的孔喉结构亦产生Jamin效应 60~100 大于100 小于60 后退润湿角 90~140 大于140 小于90 前进润湿角 90 大于90 小于90 平衡润湿角 中性润湿 油湿 水湿 2.2 Amott指数法 2.3 USBM方法 W=lg(A1/A2) W正值:水湿 W负值:油湿 W为零:中性 (65-20)/65=0.69 (82-36)/82=0.56 流度:流体通过孔隙介质能力的一种量度 调剖堵水 聚合物驱、热采 K2K3K1 水 油 油 注入井 生产井 油 水 油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