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酸碱平衡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如柠檬酸和苹果酸的钾盐或钠盐等,故蔬菜和水果称为成碱食物。 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多于碱性物质,故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对酸的调节为主。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 各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在通过肺呼出之前主要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缓冲体系缓冲。 四、其他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及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 * 第十三章 酸碱平衡 (Acid-Base Balance) 酸碱平衡是指机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作用,最后将多余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排出体外,使体液pH值维持在相对恒定范围内的过程。 调节方式 体液的缓冲作用 肺对CO2呼出的调节 肾对H+或NH4+排出的调节 第一节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Origin of Acid and Alkali Material In Body) 在化学反应中,凡能释放出H+的化学物质称为酸,如HCl、H2SO4、H2CO3、NH4+等;反之,凡能接受H+的化学物质称为碱,如OH-、NH3、 HCO3-等。 一个酸总是与相应的碱形成一个共轭体系,如H2CO3 H+ + HCO3-等。 (一)挥发性酸(碳酸)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成人每天可产生约350L (约15mol) 的CO2 ,可在红细胞内生成碳酸,是体内酸的主要来源。 成人每天产生乳酸、丙酮酸、 β-羟丁酸、乙酰乙酸、磷酸和硫酸等固定酸约50~100 mmol。食物、药物如醋酸、阿司匹林等也呈酸性。 (二)非挥发性酸(固定酸)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Adjustment of Acid-base Balance) 1.血浆中的缓冲体系 NaHCO3 Na2HPO4 Na-Pr H2CO3 NaH2PO4 H-Pr (Pr:血浆蛋白) 2.红细胞中的缓冲体系 KHCO3 K2HPO4 K-Hb K-HbO2 H2CO3 KH2PO4 H-Hb H-HbO2 (Hb:血红蛋白 HbO2:氧合血红蛋白) (一) 血液的缓冲体系 全血各缓冲体系的比较 HbO2和Hb 35 有机磷酸盐 3 无机磷酸盐 2 血浆蛋白质 7 血浆碳酸氢盐 35 红细胞碳酸氢盐 18 缓冲体系 占全血缓冲能力的百分数(%) (二)血液的缓冲机制 1. 血浆pH值取决与血浆中[NaHCO3]/[H2CO3]比值。正常条件下,血浆[NaHCO3]为24mmol/L ; [H2CO3]1.2mmol/L,比值:24/1.2=20/1。 2. 根据亨-哈(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计算血浆pH值为: 代入: pH = 6.1+lg 20/1 = 6.1+1.3 = 7.4 pKa是H2CO3解离常数的负对数, 37℃时6.1 [NaHCO3] [H2CO3] pH = pKa + lg 酸碱平衡的调节就是调节[NaHCO3]与[H2CO3]比值来维持血浆pH值相对恒定。 3. 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 (1)H-A + NaHCO3 Na-A + H2CO3 (固定酸) (固定酸钠) H2O + CO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