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 : *** 学 院 : ** 专 业 : ** 年 级 : 2** 学 号 : 2*** 本(专)科 : ** 指导教师 : ***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系别
专业 教育系
学前教育 年 级 2007级 开题日期 2010年12月 学 号 200741325316 姓 名 潘丽萍 指导教师 李树广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家庭是幼儿个性发展和形成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尤为重要。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产生着影响,幼儿时期是培养个性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如何,将决定一个人成人后的性格,乃至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但在日常的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就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于让孩子接受更加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有效促进幼儿今后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过程中的健康发展,并为此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其年龄特征,培养其良好健康的个性。指导家长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确立科学的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目标,拓展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自主空间,建构有利于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模式,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中。也为今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依据,最终达到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分析不同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形成及发展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有形无形中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2)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孩子身上得到再现。家庭环境的优劣,家长素质的高低,对幼儿个性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家庭教育中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父母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生活,有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而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是变得胆小内向,就是自己也学着暴力的特质。
(4)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①教育观
②文化素质
③道德水平
④父母经历
4.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及其导致其形成的原因,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让家长知道对孩子不能无原则地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家庭教育功能趋于弱化。
指导家长摆正教养观,从自身找问题,形成正确的教养方式,懂得如何去引导幼儿,如何使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使家庭教育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家长的教育观得到改变。
(2)指导家长逐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以满足幼儿对自己不断增长的文化素质要求的需要,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视家庭教育,甚至放弃教育。要热爱工作和生活,父母工作的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行为自然流露出来,让幼儿领略到生活的意义。
(3)指导家长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崇高品德,从自身做起,为幼儿做好表率和楷模。多采用示范表率法,并严格要求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幼儿良好个性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4)与家长进行广泛的交流,指导家长在自己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参照成功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并向家长渗透科学的教养方式,以正确教养方法来影响家长,使家长在观摩活动中得到启示。 二、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1.选定课题,确定研究方向
2.查找资料,在图书馆、资室或上网料查阅资料。
3.研究相关资料,分析手中所掌握的资料。
4.明确论点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我见解。
5.撰写论文,拟定成稿。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园网数据库、期刊、网络等多种途径,查询国内外大量有关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
研究措施:通过查阅结果的研究分析,写出制约原因及因素,提出建议,建议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竭力培养儿童健康和谐的个性。 三、课题研究工作进度:
2010年10月15日—2010年11月30日 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8日—2010年12月9日 修改开题报告并定稿;
2010年12月10日—2011年1月10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修改;
2011年1与11日—2011年3月11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1年3月12日—2011年3月31日 修改毕业论文完成二稿;
2011年4月10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