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梦溪笔谈选.ppt

发布:2017-03-03约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隕石之發掘及其形質 發掘: 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餘,乃得一圓石,猶熱。 形質: 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 4.隕石之轉藏 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 5.補記資料之來源 王無咎為之傳甚詳。 〈石油〉翻譯 鄜州、延安府一帶有石油。舊時傳說高奴縣出產「脂水」,就是這石油。石油出於水邊,與沙石、泉水相混雜,並由其中慢慢滲透出來。當地人用雉尾去沾取,再收集到陶罐中。樣子像不含雜質的漆,燒起來像麻稈一般容易著火,但是煙很濃,帳幕都會被熏黑。我猜這煙有用處,試著將熏煙所積的黑炭作成墨,像漆一樣又黑又亮,松煙墨也比不上,於是大量製造,墨條上有「延州石液」題字的便是。這東西日後必定盛行於世,而從我開始製造它。因為石油極多,蘊藏在地底下不會窮盡,不像松木有砍光的一天。現在齊、魯一帶的松林都砍光了,慢慢採伐到太行山、京西、江南,有松林的山頭大多已經光禿了。以松煙灰造墨的大概還不知道石油煙灰的利用價值。至於煤炭煙灰也很大很濃,可以熏黑人們的衣服。我戲作了一首延州詩:「二郎山下大雪紛飛,我學習住在邊塞的人們隨即撐起圓形的帳篷。住在這兒,我身上的白衣服全被熏黑了,寒冬尚未過去,而石油煙灰卻已多得像洛陽的灰塵。」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 石漆,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水上如漆,採以膏(塗抹)車及燃燈,極明。」 →石油異名:弱水(因比重輕而得名) 石漆(因形色而得名) 石腦油(石油的出處) 松煙墨Ⅰ 松菸墨的製作採用砍伐松枝,燒煙、篩煙、熔膠、杵搗、錘煉等研試而成,工序較為複雜,其特點是濃墨無光,質細易磨。松烟墨要经三冬四夏,还要加许多香料、烟叶等,防虫蛀。松菸墨要經三冬四夏,還要加許多香料、菸葉等,防蟲蛀。 在中国制墨史上,汉代和宋代是两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在中國製墨史上,漢代和宋代是兩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階段。汉之前主要使用天然墨(石墨),人工墨极少。漢之前主要使用天然墨(石墨),人工墨極少。到了汉代,由于制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松烟墨,松烟墨的出现是中国制墨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到了漢代,由於製墨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松菸墨,松菸墨的出現是中國製墨史上的一次巨大飛躍。从此,人们告别了使用天然墨的时代,为日后制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從此,人們告別了使用天然墨的時代,為日後製墨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松煙墨Ⅱ 宋代制墨业在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油烟墨的创制是最突出、最值得骄傲的成就。宋代製墨業在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中油煙墨的創制是最突出、最值得驕傲的成就。在宋之前,中国制墨都采用松烟为主要原料,用松烟制墨要选择肥腻、粗壮的古松,因而许多古松被砍伐殆尽,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宋之前,中國製墨都採用松菸為主要原料,用松菸制墨要選擇肥膩、粗壯的古松,因而許多古松被砍伐殆盡,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極大破壞。 /showroom/cnhukaiwen/product-detailLqKJPmsugnVN/%E6%9D%BE%E7%83%9F%E5%A2%A8.html 〈石油〉簡介 本則記石油的產地、質性與用途。 內容可分為五層: 1.石油之產地與別名 2.石油冒出的情況及土人收集的方法 3.石油的外觀和燃燒特性 4.作者利用石油煙製墨,並斷言將來必大行於世 5.就生態觀點分析使用石油與松木之利弊 石油今昔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 《易經?革卦》:「象日,澤中有火。」 即指石油從地下流出,溢到水面燃燒。 《漢書?地理志》:「高奴,有洧水可燃。」 今陝西延安一帶 《夢溪筆談》首見「石油」之名,並用於製墨。 《夢溪筆談》最早記錄石油的性能和用途。 〈磁石指南〉翻譯 方術家用磁石摩擦針尖,針就能指南。但磁針常常稍微偏東,並不是都指向正南。將磁針浮在水面,方向經常會搖來晃去;放在指甲及碗口邊緣上也都可以指南,轉動到固定的方向特別快速;但由於指甲、碗口表面堅硬平滑,容易掉落,不如用絲線懸掛最好。懸掛的方法是從新抽取的絲絮中拿單股的蠶絲,用一點點蠟黏結於磁針的針腰,懸掛在沒有風的地方,磁針就會一直指向南方。其中也有用磁石磨過卻指向北的。我家磁針指南、指北都有。磁石會指南,就如同柏樹會偏向西邊生長,原因都無法推究。 地磁偏角 正北 磁北 〈磁石指南〉 本則記地磁偏角現象及磁針裝置的方法 內容可分為三層: 1.磁針南指功能及磁偏角現象 2.說明磁針的各種裝置方法,強調縷懸為善。 3.磁針的指南,原理至今不明。 指針製法 水浮法:把磁針橫穿燈草心,放入水碗,利用燈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動力使磁針指示南北。 缺點:磁針會隨水波搖盪不定 指甲旋定法:將磁針置於大拇指甲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