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总复习-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主要内容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类型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成因) 通货膨胀的影响(代价) 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类型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教材P207从四个方面的理解。 衡量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数据: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教材: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IPD) 通货膨胀的概念和类型 按程度不同,经济存在的通货膨胀的类型有: 温和的通货膨胀(上涨率10%以下) 超速(恶性)的通货膨胀(上涨率50%以上) 参考教材P209 古典通货膨胀理论(成因) 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 货币数量论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通货膨胀税与费雪效应 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 CPI也可以看作是衡量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货币价值 假设一篮子物品与劳务需要P元,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劳务来衡量的1元钱的货币价值 当物价总水平上升时货币价值下降 货币数量论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供给主要决定于中央银行 货币需求与物价总水平同向变动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调整到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一种理论,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方程式M×V=P×Y M-货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稳定) P-价格 Y-产量(稳定) 古典二分法与货币中性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的理论区分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实际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和相对价格等) 货币中性:认为长期中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实际变量的观点(短期中不适用) 通货膨胀税与费雪效应 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发行过多的货币而筹集的收入(像一种向每一个持有货币的人征收的税)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一对一的调整 通货膨胀的影响(代价) 通货膨胀本身并没有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力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产生的成本 菜单成本:企业改变价格的成本 未预期到的成本见教材P224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封闭经济:不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交易的经济 基本概念 一个开放的经济以两种方式参与其他经济 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购买并出售资本资产 基本概念 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和劳务 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劳务 净出口:一国的出口值减进口值,又称贸易余额 基本概念 贸易盈余: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赤字:进口大于出口 贸易平衡:出口等于进口 基本概念 资本净流出:本国居民购买的外国资产减外购人购买的国内资产(或者说国内居民借给外国人的数额减去外国人借给我们的数额) 资本流出国外的两种形式: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投资 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口 基本概念 开放经济的储蓄有两种用法:国内投资与资本净流出 S=I ﹢NCO 一个开放经济的三种可能结果:贸易盈余、贸易赤字和贸易平衡 基本概念 名义汇率:一国通用货币交换另一国通用货币的比率(两种表示方法) 升值:一国货币用国外货币衡量的价值增加 贬值:一国货币用国外货币衡量的价值减少 基本概念 实际汇率:用一国物品与劳务交换另一国物品与劳务的比率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实际汇率取决于名义汇率和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两国物品的价格 实际汇率是决定进出口的关键因素 实际汇率的计算 假定一辆美国汽车1万美元,一辆类似日本汽车240万日元 名义汇率1美元兑换120万日元 实际汇率的计算 假设一袋美国大米(50千克)100美元,一袋日本大米(50千克)16000日元,名义汇率是一美元对80日元,求美国大米与日本大米之间的实际汇率 先用名义汇率把一袋美国大米换算为日元价格 100×80=8000 则实际汇率=8000/16000=1/2即一袋美国大米对1/2一袋日本大米 基本理论 购买力平价:一种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用货币应该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 基本理论 开放经济的可贷资金市场(模型) S=I+NCO 供给来自国民储蓄 需求来自国内投资I和国外投资NCO 国内财政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 国外财政政策如何影响贸易余额 分析投资需求的移动 基本理论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用本国货币交换外国货币 NCO=NX 资本净流出供给本国货币,净出口需求本国货币 平衡外汇市场供求的价格是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