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介绍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GTR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左边所示为一个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结构, N+区称为源区,附于其上的电极称为源极(即发射极E)。P+区称为漏区。器件的控制区为栅区,附于其上的电极称为栅极(即门极G)。沟道在紧靠栅区边界形成。在C、E两极之间的P型区(包括P+和P-区)(沟道在该区域形成),称为亚沟道区(Subchannel region)。而在漏区另一侧的P+区称为漏注入区(Drain injector),它是IGBT特有的功能区,与漏区和亚沟道区一起形成PNP双极晶体管,起发射极的作用,向漏极注入空穴,进行导电调制,以降低器件的通态电压。附于漏注入区上的电极称为漏极(即集电极C)。
IGBT的开关作用是通过加正向栅极电压形成沟道,给PNP(原来为NPN)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使IGBT导通。反之,加反向门极电压消除沟道,切断基极电流,使IGBT关断。IGBT的驱动方法和MOSFET基本相同,只需控制输入极N-沟道MOSFET,所以具有高输入阻抗特性。当MOSFET的沟道形成后,从P+基极注入到N-层的空穴(少子),对N-层进行电导调制,减小N-层的电阻,使IGBT在高电压时,也具有低的通态电压IGBT模块的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参数测试,即在IGBT模块结温为25C时进行测试,此时IGBT工作在非开关状态;另一类是动态参数测试,即在IGBT模块结温为1时进行测试,此时IGBT工作在开关状态。
3.1、静态参数的测试
1. 栅极一发射极阀值电压的测试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栅极—发射极阀值电压Vge(th),测试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电路说明和要求: Gl、G2:可调直流电压源; Vl、V2:直流电压表; A:直流电流表; DUT:被测量的IGBT(下同)。测量程序:调解电压源G2至规定的集电极—发射极电压(15V);调节电压源Gl,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栅极一发射极间的电压。当电流表A显示出规定的集电极电流值时,电压表Vl的显示值即为被测器件的栅极一发射极阀值电压。
2. 集电极—发射极截止电流的测试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器件的栅极—发射极短路时集电极—发射极截止电流Ices,原理电路如图2所示
电路要求和说明: G:可调直流电压源; V:高阻抗直流电压表; A:直流电流表; R:限流电阻器。测量程序:调节电压源G,从零开始逐渐增加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到电压表V显示出规定的值(10V),从电流表A读出集电极—发射极截止电流Ices。
3. 栅极—发射极漏电流的测试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器件在集电极—发射极短路条件下栅极—发射极漏电流Iges,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电路说明和要求: G:可调直流电压表; Vl,V2:直流电压表; R:测量电阻器。这时栅极一发射极漏电流为: Ices=V/R。测量程序:调节电压源G,使栅极一发射极电压Vl到规定值(20V)。从V2电压表读出V2,则栅极一发射极漏电流为V2/R。
4. 集电极一发射极饱和电压的测试
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器件在集电极一发射极饱和电压Vce(sat)如图所示
图4
电路说明和要求: G1:可调直流电压表; G2:可调直流电压表; V1,V2:直流电压表; A:直流电流表; R:集电极负载电阻器; 测量程序:调节电压源Gl,使器件栅极一发射极间的电压达到规定值(15V)。调节电流源G2,使器件集电极电流到规定值(12A)。这时电压表V2读数即为所测得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
5.集电极—发射极通态压降Vce(on)测试
即指在额定集电极电流Ic和额定G—E电压GEV下的集电极—发射极通态压降。该参数是IGBT应用中的重要参数,其大小直接决定通态损耗的大小。如图:
6.续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Vfm测试
即指IGBT模块中与IGBT芯片反并的续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该值与IGBT模块的关断特性紧密相关,若Vfm小,则IGBT关断速度快,关断损耗会减小,但是关断时IGBT上的过冲电压尖峰较高;反之,则会造成关断损耗增大。原理图如下
3.2、动态参数测试
1.擎住电流LUT测试
IGBT结构为pnpn 4层结构,如果条件合适,它能像晶闸管一样擎住,此时I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