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大连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大连为例
第22卷第2期
2007年3月
自然资源
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
V01.22No.2
Mar.,2007
城市旅游地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以大连为例
俞金国1,2王丽华.
(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3;2.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3.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文章在简述旅游地演化和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景观的特征要素提出城市旅游地演化的
概念模型.并且以大连为例,利用ArcGIS作为分析手段,从整体角度和分区角度(环形和方位分
区),探讨了大连城市景观自1980年以来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旅游景观面积先递减后增
加,面积先递减4.81kin,后增加34.78km2,比重先下降3.2%后增加1.6%,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及
面积比显着增加,面积增加了14.05kin2;②非旅游景观面积比重1989年后递减,比重递减了8.5%;
⑨1989年后内圈和中圈景观旅游化过程显着,其中内圈和中圈非旅游景观比重分别下降5.8%,
5.86%,内圈和中圈的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比重增加5.0%,4.6%;④从方位分区看,南部区域的旅游
景观面积大,公园与广场景观面积比重增加快,观赏性房产景观面积及比重也显着增加;北部区域
的非旅游景观面积大,而1989年后其面积比重显着下降.
关键词:城市旅游地;旅游景观;景观格局分析;旅游化过程;大连
中图分类号:TU981;K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37(2007)02-0281—10
1前言
伴随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旅游地演化及空间结构研究很受学界重视,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关于旅游地演化的研究文
献颇多,比较经典的有:20世纪7O年代Plogt,Doxeyt2J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探讨了旅
游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Mosseic等[3J基于旅游地空间特征,交通运输,游客行为,商家和社
区的态度探讨了区域目的地时空进化模式.8O年代Butler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游客数
和旅游设施等指标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翻,堪称经典演化模型;此后Gormsont3J基于目的
地企业的时空特征提出海滨旅游地时空进化模式.9O年代Smitht4J基于接待设施规模,分布
及旅游地空间特征变化探讨了滨海度假区的演化过程;OppermannE~基于游客足迹,旅游设
施,不同类型旅游地空间布局特征,探讨了发展中地区的演化过程;Leipert~提出可达性,安全
性,生活支持状况,成本及效益,信息等作为衡量旅游地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自Butler之后
国外学者Haywood等人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批判,修正及实证运用,争议颇多的是量度指
标选择,阶段判断和实践价值等方面.1990年后国内学者才开始讨论旅游地演化,保继刚较
收稿日期:2OO6—06-22;修订日期:2OO6一l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俞金国(1974一),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E-mail:
jinguo_yu@163.com
致谢: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顾朝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表谢意!
282自然资源22卷
早引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并用于实证研究,9O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展开了对生命周期理
论的大讨论.21世纪以来,Farrell等[71,Holling等[81试图通过非线性科学探讨旅游地演化主
题,但他们也承认在可行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纵观过去的研究,国内外几种主要研
究模型均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经验性模型,实证区域类型包括海滨度假区等多种空间尺
度;它们从不同视角选择不同标度透视旅游地演化过程;从研究趋势看,借鉴相邻学科的技
术与方法将更受重视.
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文献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O世纪6O年代Gunn提出核心,未侵犯
地带和外围地区的三元格局规划模型凹;7O年代MacCannell基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前后台空
间二元格局模型【ol;80年代Murphy基于生态系统的思想提出生态社区概念模型【;9O年代
Dredge基于规划思想提出节点,主客地区,入口,路径,环状线路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模型【
等.上述国外几种结构模型主要从规划,社会学,生态视角对旅游地空间结构的高度抽象,概
念性地反映旅游地的空间特征,对于规划旅游地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然而一般城
市旅游地是特别复杂的综合体,Pearce总结认为城市旅游研究应该强调多尺度,多主题的研
究【31,这就意味着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已成长为旅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