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居民期望与感知的城市居住景观差异分析_以大连市南关岭街道为例.pdf

发布:2015-09-22约1.54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9-0060-05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玉萍(1982-),女,江苏常州人,辽宁 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李雪铭(1964-),男,江苏常熟人,博士,辽宁师范 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化 与人工地貌环境变化研究与教学工作。 基于居民期望与感知的城市居住景观 差异分析 ——以大连市南关岭街道为例 张玉萍 李雪铭 ZHANG Yu-ping LI Xue-ming 图1南关岭街道示意图 引言 提供舒适的建筑环境外,还更应重 城市居住景观是城市人居环境 视居民对居住景观在精神和心理上 的重要空间和组成实体,是由城市 的需求,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 居民的生活、交往、工作及游憩等一 心灵空间,有效地将“以人为本”落 系列相关的聚居活动共同组成的景 实到人居环境的改善中。 观整体,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 本文试图从居民的期望与实际 关。建国初期,为缓解工业化和城市 感知入手,研究居民对当前居住景 化所带来的大量住房需求问题,大 观的情感偏爱和意向,这对提高城 批机械式几何式中低层建筑在短期 市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创造有特 内迅速建起,一时间满足了本地居 色和有生命力的人居环境,具有重 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但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所运用 与此同时,因未充分考虑到居民的 的期望与感知模型也是首次被引入 心理需求,许多城市社会问题也随 人居环境与景观中以评析居民对居 之产生。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 住景观的情感需求,丰富了当前人 一座座“方格子”状的城市建筑拔地 居环境行为心理领域的研究。 而起。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步 伐的进一步加快,又一批体宽层高 1 研究理论与方法 的各类仿西式高楼被批量生产,有 1.1研究理论 的建筑即使注重了功能性,也没考 本文所依据的期望差异理论,是 2 0 虑到城市的本土文化特色和居民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