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中医药大学妇产科课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

发布:2018-05-04约1.1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二、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及性激素 即功能 和 功能。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 四、月经的临床表现      定义:随着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卵巢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五、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 * * * 主讲人:高卫辉 新生儿期 幼年期 青春期 性成熟期 围绝经期 老年期 出生时乳房增大, 少量阴道出血或白带, 均为正常生理现象, 短期内自然消失。 10岁以前身体持续发育, 生殖器官幼稚型; 10岁起乳房和生殖器 开始发育,女性特征呈现 。 身体和生殖器官发育迅速; 第二性征形成; 月经来潮 (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有周期性排卵与月经来潮; 是生育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月经不规则、直至绝经;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卵巢功能衰退; 绝经; 生殖器官萎缩 。 生殖 内分泌 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 排卵--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黄体退化--黄体平均寿命14日。 负反馈 正、负反馈 反馈作用  其  他 水钠排泄 水钠潴留 水钠代谢 上升0.3-0.5°C 基础体温 抑制 增强 输卵管蠕动 脱落加快 增生、角化 阴道上皮 减少、质稠、拉丝易断、椭圆体结晶 增多、质稀薄、拉丝长、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宫颈粘液 降低 增强 子宫收缩力  拮  抗  作  用 乳腺泡增生 乳腺管增生 乳房 分泌期 增生期 子宫内膜  协  同  作  用 孕激素 雌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月经初潮 月经周期 经期及经量 月经血特征 月经期症状 阴道粘膜 宫颈粘液 在雌激素作用下, 阴 道上皮细胞增生,表层 细胞角化,阴道杆菌 将糖原分解为乳酸。 孕激素作用下,阴道 上皮细胞脱落。 雌激素作用下,分泌量 增多、质稀薄、延展性好 涂片见羊齿植物状结晶。 孕激素作用下,分泌量 减少、质稠厚、延展性差 涂片见椭圆体结晶 下丘脑 垂体 卵巢 分泌FSH-RH LH-RH 分泌FSH LH 分泌雌激素 孕激素 促使垂体产生 促性腺激素 对下丘脑、垂体产生 反馈作用;雌激素有正、 负反馈,孕激素只有 负反馈 促使卵巢中卵泡 发育、排卵、形成黄体 分泌性激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