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DAAN.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75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已满18周岁 ????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4周岁 ???? D.已满16周岁
(第八章第三节;较难)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具有真实确定性 ????? B.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刑事违法性 ????? D.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第四章第二节;较易)
3.主观罪过可以分为(???? )。???
?A.故意??????? B.过失???
?C.作为??????? D.不作为
(第三章第一节;较易)
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A、聋哑人和盲人 ??????
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精神病人C.不满14周岁的人?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
(第八章第三节;较易)
?5.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 )
?A.故意??? B.过失???
?C.作为??????? D.不作为
(第七章第二节;较易)
6.死刑不适用于(???????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 B.外国人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 D.聋哑人和盲人
(第十六章第二节;较易)
7.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一章第六节;较易)
8.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刑种的有(?? )。A、管制?????????????????? B.驱逐出境
C.罚金?????????????????? D.没收财产? (第十六章第三节;较易)
?
9、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第十一章第四节;较难)
?
10、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第十二章第三节;较易)
?
11.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A、不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第八章第三节;较易)
?
12.划分犯罪类型的依据是(? )
?? A、犯罪对象?? ?????B.犯罪主体???
?? C.犯罪客体??????? D.犯罪行为
(第六章第一节;较难)
?
13、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杨某伺机报复张某。一日,杨某得知张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准备前往张家杀害张某。途中,杨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返归自家。杨某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非犯罪行为
(第十一章第三节;较难)
?
1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
A、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第十九章第二节;较易)
?
15、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甲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飞行途中甲因为锁事与邻坐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 ????)。
A、A国刑法处理? B. 我国刑法处理
C. 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 D. 既可以按A国也可以按我国刑法处理
(第三章第一节;较难)
?
16、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过失 ??????D、过于自信过失
(第九章第二节;较难)
17、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进屋后,由乙将丙押至一间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翻找钱财。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对强奸行为(????? ?)。
A、甲、乙两人共同负责 ?B、甲、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甲应从轻处罚
C、由乙一个人负责???? ?D、甲乙二人共同负责,都为主犯
(第十二章第一节;较难)
?
18、甲为杀害乙,将炸药包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