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第3章 关系数据库准标语言SQLPAGE 76PAGE 75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习 题一、选择题1、C 2、B3、D 4、C 5、A 6、A 7、D8、C9、C10、D 二、填空题1、SQL操作命令CREATE、DROP、ALTER主要完成的是数据的_定义_功能。2、__SQL___为关系数据库语言国际标准语言。3、SQL中文含义是_结构化查询语言_,它集查询、操纵、定义和控制等多种功能。4、视图是从_基本表或视图_导出的表。它相当于三级结构中的外模式。5、视图是虚表,它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但_更新__操作将有一定限制。6、SQL的数据更新功能主要包括__INSERT__、__UPDATE_和_DELETE_三个语句。7、在字符匹配查询中,通配符“%”代表_任意多个字符_,“_”代表__任意单个字符_。8、SQL语句具有__交互式__和__嵌入式__两种使用方式。9、SQL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_SELECT_。10、在SQL中如果希望将查询结果排序,应在Select语句中使用_ORDER BY_子句。三、简答与SQL操作表达1、简述SQL的定义功能。解:SQL语言使用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实现其数据定义功能,可对数据库基本表、视图和索引等进行定义、修改和撤消(删除)等操作。具体对基本表、视图和索引的定义(创建)、修改和撤消(删除)等操作命令的使用此略。见书P73-792、简述SQL语言支持的三级逻辑结构。解:SQL语言支持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如图3.1所示。其中外模式对应于视图(View)和部分基本表(Base Table),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图3.1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一些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一个表可以有若干索引,索引也存放在存储文件中。图3.2 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示意图视图是从基本表或其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也就是说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因此视图是一个虚表。存储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等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对于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存储文件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等往往是不同的,一般也是不公开的。视图和基本表是SQL语言的主要操作对象,用户可以用SQL语言对视图和基本表进行各种操作。在用户眼中,视图和基本表都是关系表,而存储文件对用户是透明的。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直观示意图如图3.2所示。3、解释本章所涉及的有关基本概念的定义:基本表、导出表、视图、索引、聚集、系统特权、对象特权、角色,并说明视图、索引、聚集、角色的作用。解:1)基本表:基本表是本身独立存在的表,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表。导出表:在若基本表上定义的查询表。视图: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索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借用索引的手段实现快速查找,例如图书目录、词典索引等。同样道理,数据库中的索引是为了加速对表中元组(或记录)的检索而创建的一种分散存储结构(如B+树数据结构),它实际上是记录的关键字与其相应地址的对应表。索引是对表或视图而建立的,由索引页面组成。聚集:按照索引记录的存放位置可分为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两类。聚集索引是指索引项的顺序与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一致的索引组织;非聚集索引按照索引的字段排列记录,但是排列的结果并不会与表记录顺序一致,而是另外组织存储。在检索记录时,聚集索引会比非聚集索引速度快,一个表中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而非聚集索引可以有多个。系统特权:即系统权限,是指数据库系统级的权限,而不是依附于某数据库对象的权限。如创建数据库表的权限:CREATE TABLE。对象特权:数据库管理员拥有系统权限,而作为数据库的普通用户,只对自己建的基本表、视图等数据库对象拥有对象权限。所谓对象权限即是指依附于数据库对象如表、视图等的权限。如对某表的添加记录、删除记录、修改记录、查询记录等的权限。角色:角色是对多种权限的集合的一种命名。当要为某一用户同时授予或收回多项权限时,则可以把这些权限定义为一个角色,如此可对此角色内的所有权限进行整体操作。这样就避免了许多重复性的工作,简化了管理数据库用户权限的人的工作。可以把角色授予用户或其它角色。2)以下简单说明视图、索引、聚集、角色的作用。视图: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视图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看待数据库数据的方法与途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对象。其作用有:(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4)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