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docx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确保学校在传染病疫情期间的安全和稳定,及时有效地发现、报告和应对传染病疫情,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教育部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通过该制度,学校将规范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
第二章制度目标
1.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2.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疫情信息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及时传递,保障各级管理人员的知情权。
3.规范应急处理:明确各部门在疫情发生时的职责与应对流程,确保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
4.提高师生防范意识:通过教育与宣传,提高师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教职工、学生、实习生、临时工及外来人员。所有与学校活动有关的传染病疫情均需遵循本制度。
第四章管理规范
1.疫情报告责任人:每个班级及部门指定一名疫情报告责任人,负责本班级或部门的疫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
2.信息收集:疫情报告责任人需定期收集班级或部门内师生的健康状况,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信息,并填写《疫情监测记录表》。
3.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责任人应立即向学校卫生室报告,并填写《疫情报告表》。
-卫生室接到报告后,需在两个小时内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接报后,需在一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第五章操作流程
1.信息收集与记录
-每日晨检:班主任负责每日晨检,记录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定期健康问卷:每周由学校统一发放健康问卷,收集师生健康信息。
2.疑似病例的处理
-疑似病例一经确认,需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安排学生或教职工到指定区域进行观察。
-学校卫生室需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必要的医疗建议。
3.信息上报
-疫情报告责任人需在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填写《疫情报告表》,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向卫生室报告。
-卫生室需对报告进行审核,确认信息无误后,及时上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4.疫情通报
-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将根据情况,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疫情信息及预防措施。
-重要疫情信息应通过校园网、微信群等渠道及时传播,确保每位师生均能获得最新信息。
第六章监督机制
1.信息记录与审核
-学校卫生室需建立疫情信息档案,对每一例疫情信息进行记录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每月对疫情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估疫情防控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2.定期检查与评估
-学校应定期组织疫情报告制度的培训和演练,评估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和应急反应能力。
-对于疫情报告责任人、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3.违纪处理
-对于未按规定报告疫情信息的责任人,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对于因隐瞒疫情信息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1.解释权:本制度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实施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修订流程:如需对本制度进行修订,须由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出,并经校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学校将能够在传染病疫情来临时,迅速反应,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