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考纲要求
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学法指导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属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之一。主要考点有:离子的检验,如Fe3+、NH4+ 等;气体的检验,如NH3、SO2等;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预测今后高考将会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基础、依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重点难点
一、物质的鉴定与鉴别
1.鉴定是指对于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
物质鉴定的一般步骤为
2.鉴别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定性辨认
物质鉴别的一般类型有:
(1)不用任何试剂的鉴别
①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
②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
③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
④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
⑤若采用上述方法鉴别出一种物质后,可用它作试剂鉴别余下的其他物质。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①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进行鉴别。
②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呈碱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先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
③常用溴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
(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
此类题目不限所加试剂的种类,可用多种解法,题目考查的形式往往是从众多的鉴别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最明显。
(1)物质的鉴别技巧
①若被鉴别的溶液酸碱性不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如鉴别(NH4)2SO4、K2CO3、Na2SO4三种溶液。
②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选用强碱(如NaOH)等与之反应,如鉴别(NH4)2SO4、Fe2(SO4)3、Al2(SO4)3、Na2SO4等。
③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阴离子,且部分阴离子与H+作用会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可选用强酸(如盐酸、稀H2SO4)与之反应,如鉴别Na2SO3、Na2CO3、Na2SiO3等。
④若鉴别金属及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考虑使用强酸区分,如鉴别MnO2、FeO、CuO等黑色粉末,用盐酸鉴别。
(2)解答鉴别题的要求
①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要有“各取少许”字样。
②用词要准确科学: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的字样。气体试剂要用“通入”,切不可把液体或固体试剂“通入××中”。
考点2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区别
(1)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分离开,得到纯净的原状态的各物质;
(2)提纯:是把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并分离出纯净的被提纯物。
2.物质的性质与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可选用结晶、过滤的方法将混合物分离。
(2)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可选用分馏的方法将互溶性液体混合物分离。
(3)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差异,用萃取的方法把溶质从溶解性差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性较好的溶剂中。
(4)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可采用加热、调节pH、加入适当的试剂等方法,使某种成分转化,再用物理方法分离而除去。
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
(1)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包括:
A.过滤 B.蒸发 C.萃取 D.蒸馏 E.升华
F.渗析 G.分液 H.盐析 I.结晶、重结晶
(2)实例[用(1)中的A、B、C、D……填写下列空白]
a.从NaCl溶液中提取NaCl晶体 B
b.从溴水中提取溴 C
c.从碳酸钙的悬浊液中提取CaCO3 A
d.分离NaCl和I2的混合物 E
e.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I
f.分离CCl4和水的混合液 G
g.制取少量蒸馏水 D
h.除去淀粉胶体中的少量NaCl F
i.分离出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 H
典型例题
例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KCl: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过滤
B.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将气体依次通过盛酸性KMnO4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C.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D.除去蛋白质溶液中混入的少量NaCl: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
【解析】 A项,会引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