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尿素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
3.1 概述
当代尿素生产,不论是采用哪种流程,基本由六个工艺单元,即原料供应、
尿素的高压合成、含尿素溶液的分离过程、未反应氨和二氧化碳的回收、尿素溶
液的浓缩、造粒与产品输送和工艺冷凝液处理,其基本过程如图 3-1 所示。原料
CO 和NH 被加压送到高压合成圈,反应生成尿素,二氧化碳转化率在50%~75%范围,
2 3
此过程被称为合成工序;分离过程与未反应物回收单元承担着把未转化为尿素的
氨和二氧化碳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回收返回合成工序,因此这两个单元被统称
为循环工序;最后在真空蒸发和造粒设备中把70%~75%的尿素溶液经浓缩加工为固
体产品,称为最终加工工序。
尿 合成反应液
造
CO 压缩
CO2 压 素
2 分 粒
合 离 尿素溶液 与
成 过 的浓缩 产
液 NH 反 程 品
2 应 输
含氨工艺
送
甲铵液 冷凝液
回反应系统
未反应物回收(生成甲铵液) 工艺冷凝液处理
图 3-1 尿素生产基本流程
尽管尿素生产的基本过程相似,但在具体的流程、工艺条件、设备结构等方
面,不同工艺存在一定的差异。迄今世界各地的尿素工厂,绝大多数都是由几家
工程设计公司所开发设计的,已形成几种典型的工艺流程,典型的有荷兰斯太米
卡邦(Stamicarbon)公司的水溶液全循环 CO 气提法、意大利斯那姆
2
(Snamprogetti)公司的氨气提法和蒙特爱迪生集团公司的等压双循环工艺
(IDR)、日本三井东亚—东洋工程公司的全循环改良“C”法和改良“D”法及ACES
法、美国尿素技术公司 UTI 的热循环法尿素工艺(HR)等。但不论是哪种工艺流
程,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 NH 和 CO 的消耗基本上是相同的,其流程的先进与否主
3 2
要表现在公用工程即水、电、汽的消耗上。尿素生产流程的改进过程,实质就是
公用工程消耗降低的过程。
1
目前国内建有尿素装置 200 多套,规模分为大型(48 万吨/年以上)、中型(11
万吨/年以上)、小型 (4万吨/年以上)。中、小型尿素装置均采用国内的水溶液全
循环技术,大型装置多采用国外引进工艺技术。
在国内的大型尿素装置工艺技术中,多数采用CO 气提工艺和氨气提工艺。
2
目前设计的采用CO 气提工艺和氨气提工艺的尿素装置,其尿素氨耗基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