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班幼儿告状案例:他打破了我的鼻子.doc

发布:2016-12-22约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班幼儿告状案例:他打破了我的鼻子 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各自喜欢的区域活动,我正在参与指导玩超市的孩子们,忽然听到一阵委屈的哭声由远而近。“老师,张赫用玩具打我。”我班平时比较老实的书书小朋友边哭边说。我赶紧观察孩子是否受伤,只见孩子鼻尖破了一点皮,有些许红肿。孩子口中的打人者——张赫,是孩子们口中比较霸道的孩子,经常听孩子告他的状。看着书书的鼻子,听着他委屈的哭声,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升上来,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可是发火也不能解决问题,由于当时的情景我并没有看到,因此还得好好询问一下孩子事情的经过。“书书,他为什么打你?”我首先问缘由,“不为什么,我和孟讯在一起搭积木,他就拿积木扔我。”“你们不是在一起玩的?他无缘无故就打你吗?”“嗯,他不为什么就打我。”我使劲压了压火,把张赫叫过来,“张赫,书书的鼻子是怎么回事?”“被我打得。”这孩子倒诚实,一口承认下来。“你为什么打人家?”“老师,是他们让我拿积木打他们的。”“人家会傻得让你打他啊?”“老师,真的是他们让我打他们的。”张赫急着一边比划一边说。“他们就这样站着,让我拿玩具打他们。”“书书,是你让他打的吗?”“不是。”两个人各执一词,我一时也不知道该信谁,这时候我又问:“你们是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吗?还有谁参加?”“嗯,老师,我们就是在一起玩打人的游戏,他们用他们搭的积木挡着脸,我用雪花片扔他们,他们就躲,结果书书一下没躲及,就被我打到鼻子了。”张赫总算是把自己要说的话说清楚了。“当时还有孟讯也一起玩。”我听完张赫的话,恍然大悟,再把孟讯叫过来一问,果然如张赫所说。这时候,我把询问的目光看向书书,书书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老师,我们是在玩打人的游戏。” 听完三个孩子的陈述,我长舒了一口气,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听信一面之辞,简单粗暴地处理打人的孩子。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心中便有了计较。我首先问被伤害的一方:“书书,你是自愿参与这个游戏的对吗?这个游戏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你躲过雪花片,你赢,一个是你躲不过,他赢,他赢的结果有可能就是你受伤。现在的结果是你输了,他赢了,你受伤了。所以这次受伤能不能全怪张赫?”书书点点头。我又转向了张赫,“你是咱班最聪明的孩子,书书也许想不到游戏的结果有危险,但是你应该能想到这样做的危险,因此,这次书书受伤你应该付很大的责任。”“是,老师,我错了,我跟书书道歉。”张赫真诚地说。这让我看到了这个平时同伴嘴里的小霸王其诚实可爱的一面。“不论什么原因,总是你导致了书书受伤,同情安慰一下书书,向书书道歉是应该的。”我肯定了孩子的做法。“那发生这次危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趁热打铁继续帮助孩子寻找原因,“老师,是因为雪花片太硬,打到人会疼。”“那你们就想办法找一种既好玩又没有危险的游戏材料.”“老师,用沙包吧,沙包软,打到人不疼。”“嗯,这个材料不错,那么打的部位是不是也应该换换?不要打头脸。”我的建议被他们欣然采纳,接下来,他们又继续他们的游戏。 一场纠纷结束了,但是它带给我的启示却不容小觑,在面对孩子的告状时,是不是应该一味地同情被伤害者?老师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应该脱掉有色眼镜?以上的案例告诉我们,有时候孩子为了趋利避害,在告状时往往并非陈述事实,而是希望通过告状找人承担责任。对于班里的所谓的捣蛋孩子,也应该客观地看待他们的行为,人之初,性本善,他们的行为也许不恰当,不符合成人的规范,但必有其自己的道理,因此,在对待孩子的告状时,老师应该耐下性子,等待孩子表达清楚,查找到前因,再处理后果时,便会客观公正许多。 小学生评语汇总共165条 1. 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深深地感到欣慰。看到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看到你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老师很喜欢你,你的勤奋、你的不张扬、你的要强……继续努力吧!你的明天会更美好! 2.聪明善良、活泼大方的你,一双大眼睛透着你的聪颖。学习上你积极进取,有恒心、有耐心,自觉学习。小姑娘,加油吧!愿你的明天更加美丽! 3.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习认真的小学生,大家心目中的小男子汉。每每看到你优异的成绩,老师由衷的高兴。只是,小男子汉,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再活跃些,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更敏捷。 4.你是一个聪明、活泼、上进心很强的孩子。课堂上有你响亮清脆的回答。老师一直都很喜欢你,你知道吗?不过老师有时也会批评你,那是因为你上课经常会讲“悄悄话”、开小差。老师希望你会做得更出色!继续努力! 5.你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课后,你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课堂上,你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成绩拔尖。只是老师发现你的作业没有以前那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