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现状与改革思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HINA STATE FINANCE 特别关注县级公立医院现状与改革思考□应亚珍核心因素的制约,诊疗服务能力还明显造成的医疗服务行为失当、成本控制能 偏低,难以承担县域内急诊、重症病人力弱或效果不佳等也是重要原因。我国县级公立医院覆盖 9 亿多人 口,是连接大医院与基层机构的桥梁和 纽带,对城乡居民健康改善、服务体系 完善、就医经济负担减轻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但是在运行发展中也存在不 少问题。2012 年,我国开始重点推进县 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 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改革,旨在促进县级 公立医院持续发展和有效运行,更好地 满足广大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笔者对县 级公立医院运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 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 革策略与政策建议。一、县级公立医院运行发展 的困难及问题(一)公益性实现程度还有提升空间 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应主要体 现在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提供的充足性、行为的规范性、收费的可承受性, 以及政府指定的公益性任务(如对口支 援、对乡级卫生机构的纵向业务指导、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医疗急救等) 等。但现有资源配置格局与补偿机制特 征,影响了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 度。具体表现在 :服务容量有限、服务能力不足。大 多数县级公立医院,尤其是县医院出现 了门诊等候时间长、住院“一床难求” 的局面,影响诊疗服务及质量,影响病 人就医感受,职工工作负荷过重。县级 公立医院大多为二级医院,受专业业务 骨干数量不足,人才梯队没有建立这一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质量不理想的问 题比较突出。对照公立医院改革提出的 “把 90% 的病人留在县内”的目标,县级 公立医院目前的医疗服务容量和能力 现状是两个基本的制约因素。一方面是 财政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投入有限,另 一方面服务需求客观存在,迫使县级公 立医院自筹资金不断发展,财务负担沉 重。就基本运行而言,财政基本支出补 助水平低,加上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政策 不完善,导致县级公立医院基本经济运 行压力大。过度提供一些利润较大的医 疗服务项目和开“大处方”可能就成为 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同时,不同经济 地区间差距也很显著,使得医疗服务的 均等化程度还很不理想。相关调研表 明,东部地区大部分县级公立医院配置 了 CT、部分医院配备了核磁共振等大 型设备,能开展腹部微创手术、介入治 疗等较为高端的服务。而西部地区的县 级公立医院设备配置整体情况差于东部 地区,甚至还存在国家重点专项配置的 设备由于医务人员水平有限而无法使用 的情况,大部分医院开展的服务也仅限 于常规诊疗,服务提供内容和质量与东 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群众就医经济负担依然较重。尽管 相对城市医院而言,县级公立医院就医 经济压力明显降低,但是次均住院自付 费用约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的 24%, 扣除食品支出后,至少占 35%,就医经济 负担依然较重。除医疗保障水平有限等 原因外,县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大(二)保证经济可持续运行的压力 较大外部费用控制目标与内部经济运 行压力叠加。医疗费用水平较高是近年 来群众反响较为强烈的问题,也是本轮 公立医院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 县级公立医院相对低于城市医院费用 水平,但近年来,费用增速总体较快,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 医保报销水平提高带来的好处,同病种 病人自付费用绝对额并未明显下降。此 外,尽管这两年次均费用增长控制较 好,但一旦放松管控,费用过快增长的 风险依然较大。目前,县级公立医院面临卫生行政 部门、医保部门要求降低或控制费用水 平的压力,还要面对医院自身的财务压 力。在财政补助有限、医疗服务收费中 技术劳务价格严重过低的情况下,县级 公立医院要保持职工应有的收入待遇、 维持日常经济运行,有的还有建设负债 问题,总体压力较大,1/5 左右的县级公 立医院收不抵支。实施药品零加成,面 临收入来源 的调整。现在药品加成收入在县级公立 医院经济运行中占相当比重(2011 年占 14.3%),取消药品加成,如果不建立新 的补偿机制和补偿渠道,县级公立医院 的运行和发展及其公益性必然受到影 响。如此,需要增加财政补偿或对医疗 服务收费进行结构性调整,这将改变原 有经济运行轨迹,对各项配套政策及医 院内部管理是个实质性的挑战。尤其是26中国财政| 2014.14 半月刊|总第 667 期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经济欠发 达地区的县级财力困难,如果实施药品 零加成过度依靠县级财政补偿,将带来 财力难以匹配的问题。更深层次说,药 品流通领域导致药品耗材“价格虚高” 的问题如得不到解决,零加成政策对收 入(费用)结构优化的作用也很有限。(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尚需进一步调动在预算管理和医保管理上,对医院 增收节支的激励导向不清。尤其是医保 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