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字体设计介绍 第二章.ppt

发布:2018-04-15约4.2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汉字基本字体绘写 第一节 汉字基本字体绘写 一、宋体、仿宋体的笔画特点和书写要领 1. 宋体 宋体是在北宋(960-1127)刻书字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印刷体中历史最悠久,是中国汉字中的标准印刷体。现主要发展为老宋、新宋、现代宋体等几种字体。其特点是:字形方正,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画的右边及竖画转角处有三角稍,即装饰角;点、撇、捺、挑、钩的最宽处都与竖宽相同;其尖峰短而有力,因此有“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垂露,捺弯腰”的顺口溜;横竖画粗细比例对比非常鲜明,老宋大约是1∶10,新宋为1∶7,现代宋体大约为1∶5。横画装饰角最高的与竖画宽度相等,横画向竖画转角处的顿角要比横画顿角稍小。(图2-1、图2-2) 书写要领:宋体字的笔画宽度有一个标准,各笔画在绘写时需统一宽度,如图2-3所示。 图2-1 老宋、 新宋、 现代宋体 图2-2 宋体字各笔画的宽度统一 图2-3 宋体字绘写中常犯的错误 2. 仿宋体 仿宋体是模仿宋版书的一种字体,它的产生大约有70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横竖粗细基本相同,字身挺直细瘦,间架均匀,笔画齐整、秀丽,横画、竖画都比较细,起笔、收笔都有顿角,横画稍向左下方倾斜,点、撇、捺尖峰加长,挺拔劲健,简明清晰,瘦劲带俏。仿宋体的特点也可用顺口溜表达:“起笔顿顿,收笔顿顿,粗细一致,横斜竖直,刚劲挺拔。”(图2-4) 仿宋体的笔画绘写方式如图2-5所示。 图2-4 仿宋体字例 图2-5 仿宋体笔画基本绘写 二、黑体的笔画特点和书写要领 1. 方黑体 方黑体字笔画较粗,其特点是:横竖笔画粗细一致,方头方尾端庄平整,转角处都不留顿角,点、撇、捺、挑、钩也都是方头方尾,所以又称方体。黑体字浑厚稳健,庄重有力,朴素大方,比任何字体都更加醒目,书写也较为方便,不像老宋体笔画结构那么复杂,常用于标题或放在醒目的位置上,适宜书写大幅标语、路牌,能收到较好的视觉效果。许多变体也是依此变化而来的,方黑体的笔画粗与字格(方格)之比是1∶7~1∶9。(图2-6) 书写要领:在书写方黑体时,笔画的宽度要基本一致,讲求方起方收。但在汉字的一些特殊的字例里,为保证文字的重心,需做适当调整。如横画较多的字,就要缩小横画的宽度,如图2-7所示。 图2-6 方黑体字例 图2-7 方黑体中的笔画处理 2. 圆黑体 圆黑体是由方黑体演变而来的,它保留了方黑体的字体饱满、笔画等粗的特点,但结构与方黑体却大不相同。方黑体的笔画多向中宫收紧,安定、庄重、严谨、书法味浓,而圆黑体的笔画则向外伸展,结构向四面扩张,追求饱满充实、装饰浓郁的效果(图2-8)。其特点可用以下顺口溜形象地表示: 来自方黑面貌新,不与方黑尽相同; 笔画均等柔带刚,线条流畅衔接紧; 折笔胜似折钗股,口框如同一笔封; 字形扩张变化妙,体态饱满亦充盈。 书写要领:圆黑体的绘写方法与方黑体大同小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绘写时要选择比方黑笔头略窄的笔绘写,写时要特别注意字体结构的扩张和笔画的圆滑。 图2-8 圆黑体字例 三、宋体、黑体绘写的基本笔画对照 宋体、黑体绘写的基本笔画对照如图2-9所示。 第二节 汉字基本字体的书写规律 汉字从西周大篆开始奠定方块字形发展到今天,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它已完全方块化。第二,由隶书取代篆书,即由笔画组字取代线条组字,开始由笔画构成独体字或偏旁部首,再由偏旁部首与独体字构成一 个个单字。 汉字虽有多种字体,但在其结构原则上是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在进行字体绘写之前,应首先分清文字的部首组合情况,了解部首之间的比例关系,安排好不同组合类型字的结构。组合大致分为基本笔画组合的单形字和部首组合字两大类。另外,必须尊重公共视觉审美的法则和规律,即“字形匀称,结构合理,笔画精当”,给人以字体所特有的美感。 一、字形匀称 字形匀称是指字与字之间大小均匀相称的视觉效果。汉字是方块字,所以在设计时往往会把字写在大小相同的格子里,以求均等工整。但将字全部写在格子里之后,却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视觉效果。这是因为字的结构各不相同,笔画繁简不一,其外形也复杂多样。 汉字的原始外形大体可分为正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六角形等,如果将不同外形的字贯满统一的字格,除去外框后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正方形外形的字最大,菱形外形的字最小。因此,必须调整这种不匀称的现象,以字格为标准做到“满收空放”,即满的一边要向内收,空的一边要向外放,这样才能使方块字的形体大小均匀。(图2-10至图2-12) 图2-10 汉字的六种基本外形 图2-11 错误的写法,虽然字体撑满字格,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