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浒传在西方传播.pptx

发布:2016-08-20约1.1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浒传》在西方的传播《水浒》在国内可谓是妇孺皆知、为世人所喜闻乐见的长篇小说了。在国外,它也是世界各国人民最为喜爱的作品之一。《水浒传》现已翻译成英、法、德、意大利、俄、匈牙利、捷克、波兰、朝鲜、越南、日本、印尼及拉丁文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今天我就单给大家讲讲《水浒传》在西方的传播。其实《水浒传》在西方的传播远不如在东亚及东南亚国家流传的广。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语言与汉语为同一体系,而西方国家是另一体系,故翻译时较为困难和不准确,所以影响了传播。2.《水浒传》成书与明朝,正逢明清闭关锁国,与西方文化交流断绝。而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多为中国藩属国,故文化交流较为频繁。在西方,以法文译本为最早。由法国汉学家巴赞翻译、题名为《水浒传摘译》,在巴黎一八五0年第五十七期《亚洲杂志》上就发表了。安东尼?巴赞(Antoine?Bazin,1799—1863),他没有到过中国,但是他学会了通俗汉语,在中国白话和通俗文学领域研究卓著,除了他的《突厥历史研究》,还著有《官话语法》,精译了四部元曲《盩(zhōu)梅香》、《合汗衫》、《货郎担》、《窦娥冤》(合集为《中国戏剧》)和《琵琶记》,撰写了关于元代文学概论《元朝一世纪》。西方的这些节选本大都不完整,不太忠于原著,但也有颇多欧洲人喜爱。 [意] 安德拉斯《佛牙记》(1883年)[意] 安德烈奥吉《菩萨的人》[德] 《圣洁的寺院》[德] 《卖炊饼武大的不忠实妇人的故事》[德]《黄泥岗的袭击》、《强盗们设置的圈套》最扯的节选本作者你在逗我吗? 一九二七年,柏林出版了一本专门说武松的译本,名为《强盗与兵》。译者是爱林斯达。这位译者并不懂汉语,他仅根据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口述整理,又进行了大胆的加工,结果闹了不少笑话:比如把李逵的故事错安在武松的身上,变成了戴宗神行法整武松,武松还会摇头晃脑吟诵白居易的诗等等。就是这么一本书,后来又被英译在伦敦一家杂志上连载,书名又改为《一个中国巨人的历险记》。较完整版本西方最早的七十回《水浒传》译本是德文,题名是《强盗与士兵》和法文译本《中国的勇士们》。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有英文版的《梁山泊的强盗》、意大利文版的《匪徒》等。《水浒传》的外译本众多,译的比较好的要数一九三三年美国出版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了。译者是一九三八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泼尔·西登斯屈里克·布克。她自幼来中国,从中国老师谈中文经典,精通中国文字,熟悉中国社会。她还取了个中国名字:赛珍珠。她根据金圣叹的七十回本翻译《水浒传》,比较准确、生动、忠于原著。鲁迅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近布克夫人译水浒,闻颇好。”(《给姚克的信》),可见其译本之成功。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