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上机实验报告正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华大学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级:1级水利水电工程: 实验名称:坝坡(或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应用 实验学时: 4
一、目的
二、内容应用理正边坡软件对坝坡进行稳定分析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三、环境四:
4.坝体分区简述
坝体堆石坝分区填筑,分层碾压,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和下游堆石区共4个主要填筑区。另在面板周边缝附近为特殊垫层区,施工滑膜坝顶高程435.1m以上设置坝顶静碾堆石填筑区,下游坝坡设坡面处理区。
采用料场开采和溢洪道开挖石料,岩性为熔结凝灰岩。设计要求下游堆石区石料干抗压强度≥40MPa,软化系数≥0.7,其余堆填区石料干抗压强度≥60MPa,软化系数≥0.85。
垫层区(2A区):要求选用级配良好的新鲜、坚硬碎石料,水平宽度1.5m,铺筑层厚度40cm,最大粒径80mm,填筑干密度2.21g/cm3,孔隙率≤20%,小于5mm的细粒含量为29~44%,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8%,不均匀系数>30,曲率系数为1~3。
过渡区(3A区):要求选用级配良好的加工碎石料,水平宽度3.5m,最大粒径300mm,填筑干密度2.18g/cm3,设计孔隙率≤22%,小于5mm的细粒含量为≤20%,小于0.075的细粒含量≤5%,不均匀系数>6,曲率系数为1~3。
主堆石区(3B区):要求选用级配良好的碎、块石料,铺筑层厚度80cm,最大粒径600mm,填筑干密度2.08g/cm3,设计孔隙率≤24%,小于5mm的细粒含量为≤17%,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5%,不均匀系数≥8,曲率系数为1~3 。
下游堆石区(3C区):要求选用一定级配的碎。块石料,铺筑层厚度80cm,最大块径800mm,填筑干密度2.06g/cm3,设计孔隙率≤25%,xiaoyu5mm的细粒含量为≤17%,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5%。
特殊垫层区(2B区):位于周边缝附近,近趾板处用小型振动工具压实,填筑层厚度小于20cm,最大粒径40mm,设计孔隙率≤19%,其余要求同垫层区。
坝顶静碾压填筑区(3A1区):位于滑膜临时坝顶高程435.1m以上,除坝顶路面由干砌条石和碎石构成外,主要由2A、3A、3B区料填成,铺筑层厚度40~60cm,最大粒径300mm,设计孔隙率≤24%,小于5mm的细粒含量为≤20%,小于0.075的细粒含量≤5%,不均匀系数>6,曲率系数为1~3。
坝体下游面护坡区(3D区):厚30cm,下游坝坡分别在高程415m和395m处设置马道,宽2m。
5.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内容,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软件安装。
安装了2010版AOTOCAD和理正岩土计算软件。
熟悉工程资料。
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熟读资料,了解工程构造,熟悉工程数据等。
绘制工程断面CAD图。
根据老师提供的工程资料,运用AOTOCAD2010版绘制工程断面CAD图。在此做到数据、比例等与资料完全相同,要特别注意各土层的分界线必须绘制完整。
完成工程断面DXF图的绘制。
将以上绘制的工程断面CAD图保存为DXF格式的文件。
导入DXF图。
打开理正岩土计算软件,并导入DXF图。将DXF图导入软件时,坡面线起始点号和坡面线段数一定要输入正确。
结合实际工程参数设置基本参数、设置坡面参数、设置土层参数、设置渗流参数。
1、面板堆石坝各个分区的压实后天然容重一般在20~22.5KN/m3,
垫层区的容重一般大于过渡区,
主堆石区容重略小于过渡区,
主堆石区容重一般又大于次堆石区。
2、浸润线以下的饱和容重一般比其天然容重要大1.5~2KN/m3。
3、各分区的内摩擦角一般在35°~46°左右。
一般垫层、过渡层、主堆石区的凝聚力C值取C=0~10kpa,次堆石区的凝聚力C视填料性质一般取C=10~150kpa。
(7).结果分析。
详细记录程序操作步骤、数据及过程。
(一):浙江应村工程坝体横剖面cad图
(二):另存为dxf文件
(三):将dxf文件导入软件
(四):基本参数设置
(五):坡面参数设置
(六):土层参数设置
(七):水面参数设置:
7.记录程序运行的结果。
(1)图
计算结果
计算项目: 复杂土层土坡稳定计算 1
------------------------------------------------------------------------
[计算简图]
[控制参数]:
采用规范: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