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训课件--动静脉采血技术.ppt

发布:2016-09-05约7.02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 脉 采 血 技 术 主要内容 动脉采血前准备 1 穿刺部位的选择 2 操作后注意事项 3 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4 目 的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 急救时动脉给药 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适应症 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 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 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安尔碘、消毒棉签、弯盘、血气针(或一次性注射器、肝素液和橡皮塞)、化验单、体温表。 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核对,向患者解释。 测量体温。 预充肝素注射器与专用血气针 排气孔石 针帽 胶塞 两者比对 项目 血气针 预充肝素注射器 肝素盐 肝素锂 肝素钠(12500U) 性状 喷雾态(粉状) 液态 修饰 钙平衡(修饰) 无修饰 装置 有孔石 无孔石 附件 针帽、胶塞 无附件 特点分析 先进的孔石装置 采血时自动充盈,空气自动排出,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 减少分析前对血液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红蛋白氧合系统的误差因素 提高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检测准确度 针帽、胶塞 确保标本运送人员的安全 减少标本分析前的误差 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喷雾态钙平衡(修饰)肝素锂 既保证了肝素的抗凝作用 不再与血液中的离子结合 粉状的肝素锂不稀释血液不破坏细胞,提高离子检测的准确度 12500单位的液态肝素钠 未经修饰有吸附离子及稀释因素,细胞易破,增加分析前误差,不确保离子的准确度 ◎修饰过的肝素优于未修饰过的肝素 ◎锂盐优于钠盐 ◎干粉状优于液态 特点分析 锐器伤 针刺伤 采血部位的选择 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 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婴幼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 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 动脉采血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桡动脉穿刺 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足背动脉。 股动脉穿刺 足背动脉穿刺 足背动脉穿刺: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AIIens试验 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和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 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 桡动脉穿刺点 取仰卧位(体位不限) 露出患者前臂内侧,常规皮肤消毒,范围以前臂为直径大小。 从桡骨茎突向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即前臂1/4)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一“+”字,在“+”字交叉点向下0.5cm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 操作者左手托住患者穿刺侧手背,拇指置于其掌心,将手掌轻轻拉直并绷紧腕部内侧皮肤,右手持针以40°角左右进针(小儿15 -25 °)。 见回血时,保持该角度不变固定,待动脉血自动进入血气针1-2ml后,左手用棉签按压穿刺点, 右手拔针,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局部按压5-10分钟。 进针角度: 桡动脉:40 °左右(成人) 股动脉:90 ° 桡动脉穿刺 采血后注意事项 混 匀 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血细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 采血后注意事项 送 检 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T、氧流量、氧浓度等。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氧浓度= 21+4×氧流量 采血后注意事项 保存和运输 标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气参数都有影响 检测pH、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和急诊项目时,使用塑料注射器须在15min内进行检测 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标本立即置于冰箱/冰浴保存,但保存不应超过30min。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了解患者是否有传染病,保护自己。 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易发生大出血和血肿,应尽可能避免穿刺。 拔针后按压5~10min至无出血,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出血和发生血肿。 吸痰后20min、氧浓度改变15min后、呼吸机参数调节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