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多角度立意专题训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它的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 达·芬奇《谈画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石壁》
一、解题及学习目标
解题: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
学习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实例,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同学们如何多角度构思立意,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二、方法指导
话题
手有五指
定角度
A 整 只手 B 手背与手掌
C 手指间 D 手掌与手腕
E 一双手 F 手指与手掌
G各个指头
下列角度那些是切题的?那些是不切题的?
[角度一] 整 只 手
[构思] 五指分开是分力,五指并拢成合力;五个手指屈曲向掌心 ,又聚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小到一个班级、单位,大到一个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都需要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立意] 五指并拢握拳,团结起来力量大。
[角度二] 五 指 间
[构思] 五个手指互相配合,亲密合作。我们学吹笛子、弹琴,要有五指巧妙配合,不然,就会走音跑调、乱弹琴。同样,写字、打字、拔河等,都要五指配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友谊,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意] 事情要做好,五指配合少不了。
[角度三] 大 拇 指
[构思] 许多工作的完成,都需要大拇指:按图钉,只有他最得力;写字,没有他就管不住笔杆;拿东西,没有他就管不住四指,整只手就失去了力量。大拇指就像一些长相丑陋的人,其貌不扬,但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内涵。衡量一个人美不美,不应只看外表,只要他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就是最美的人。
[立意] 拇指形丑作用大,谈“美与丑”
[角度四] 手指 的“做”和“让”
[构思] 吃饭时,无名指和小指自觉地让到一边,其余三指配合握住筷子完成任务;称赞别人时,大拇指一个代表就足够了,其他四指都躲了起来。正如五指一样,人与人之间也要懂得礼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乐于避让的人,他们见荣誉就让,见工作就上,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立意] “避让”风格赞。
[角度五]手指间的文化
[构思]人类的文明和礼仪,多是用手来体现和表达的。比如:见面握手,分别挥手;有人跌倒了,你可以伸出援助的手……
手指间的语言,有时比口语更准确、更严谨、更宽泛、更富感情色彩。语言不通、语音障碍,可以用手语来沟通、用哑语来对话。
[立意] 手是文明的体现。
三、拓展训练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说说自己的立意
“良师”
立意
人的角度
物的角度
事的角度
正面
侧面
立意
做到深刻、新颖
训练
生活中有许多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进行多角度立意。
发散思维:
多 角 度:
——家庭学校、社会
——古今中外
自 然 界
人类
生活
阅读
结 语
文章的立意从根本上说不是技巧问题,它是一个习作者思想境界、认识事物能力的问题。
所以,要达到立意好,就必须努力上进,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还要善于深入地观察、分析、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思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恩格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