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引起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doc

发布:2018-01-27约2.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引起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刘月红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对引起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因素做出分析以及如何对产妇进行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就2014.5-2015.5年间来我院就诊的102例实施会阴侧切分娩产妇的情况进行探讨,其中51例产妇会阴侧切分娩后有感染,51例产妇会阴侧切以后没有感染,比较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结果:会阴侧切分娩后感染组主要这些情况发生比率较高:妊娠合并症,产程时间过长,生殖道感染有关。结论: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可能与妊娠合并症,产程时间过长,产妇生殖道感染有关,医务工作者要根据产妇个人情况进行护理。   【关键词】会阴侧切 产妇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会阴侧切是为了保证胎儿顺利出生的一种预防性手术,主要操作是在会阴部做一个斜行的切口【1】。会阴侧切可以预防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阴的撕裂,保护了盆底的肌肉。但是由于手术部位位置特殊,紧邻尿道和肛门,容易导致伤口被病原微生物入侵而造成感染。很多患者在切口处反复化脓感染【2】,甚至导致伤口不愈合。现在我们就会阴侧切产妇感染因素做出探讨,就2014.5-2015.5年间来我院就诊并实施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进行诊疗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就2014.5-2015.5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实施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共有102例,产妇年龄在28-36岁,平均年龄31.5岁。患者怀孕周数平均为38.6周。初产妇共有67例。其中51例经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有感染的发生为实验组,有51例经会阴侧切的患者无感染的发生为对照组。产妇自身情况中的年龄,一般情况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gt;0.05)   1.2方法   在产妇围生产期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给予产妇高营养食物,并根据产妇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护理,给予产妇心理安慰。   在行会阴侧切分娩术后根据患者是否有感染的发生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作出调查。调查产妇的住院病史,诊疗记录,化验单,特殊检查等。   1.3判定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是否患有基础疾病、产程时间、生殖道有无感染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对所选取的数据还有结果进行统分析,研究这些数据的可依赖性,数据性的引起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高危因素。plt;0.05为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实验组产妇体重指数平均数值为29.3,对照组产妇体重指数平均数值为25.6。实验组有34例产妇患有基础疾病。对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有基础疾病。实验组患者中有36例患者产程过长,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产妇产成过长。实验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两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平均值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产妇中患有基础疾病,产程时间过长,患有生殖道感染的比例要高于对照组产妇。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1plt;0.05为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会阴侧切是无法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而采取的一项保护措施。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的会阴部很容易因为用力不当、产程发展过快,胎儿头直径过大等因素而导致会阴部出现撕裂伤【3】自然分娩而产生的撕裂伤由于伤口形状不规则,不美观的同时也给缝合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伤口难以愈合,以及损伤了肛门括约肌造成大便排出受阻,很容易诱发感染。及早进行会阴侧切,是在会阴道口斜切一个45度的切口。切口的前面接近阴道口,尿道口,后方是肛门,很容易造成产妇切口的感染。现在就会阴侧切引起产妇感染的相关因素做出探讨,根据2014.5-2015.5年间来我院就诊的实施会阴侧切分娩的102例产妇做出调查,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自身基本情况作出调查可以发现,在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的患者中体重指数要高于未感染的患者,感染产妇患者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并的比率较高,产程过长也很容易导致会阴侧切分娩产妇感染,另外如果产妇原有生殖道的感染很用在生产过程中下行导致切口感染。如果是夏季生产,由于温度过高,细菌容易滋生。胎膜早破,引导检查次数过多以及引导助产血肿,操作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差也很容易导致患者会阴切口的感染【4】,从而影响伤口的预后,患者很难康复。针对这些会阴侧切分娩的高危因素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措施来改善产妇的状况。首先,我们应该对产妇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可以让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的食物,不但可以增强产妇的抵抗力加快伤口的预后,还可以保持大便的通畅,防止因为便秘而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导致的感染。其次是要让产妇尽早排尿,过长时间的产程容易压迫产妇尿道内口,从而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有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