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27修改-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doc

发布:2017-08-27约1.4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是专性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分离率最高的非发酵菌有关PA的耐药基因的研究国内已有报道。2008年月~200年月间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对其中分离的1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收集2008年1至月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包括痰及咽拭子、尿液、阴道分泌物、血等培养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只计首次分离株。菌种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血液标本经Bact/Alert120血培养仪增菌。送检标本均经过VITE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API 20NE非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的鉴定,然后采用VITEK-32分析系统或者ATB PSE-5进行药敏实验,K—B法补充ATB PSE5试剂条中缺少的左氧氟沙星、舒普深的药敏试验,标准浊度用浊度仪调制1× 10CFU/ml,用精确度为lmm的游标卡尺量取抑菌圈直径(抑菌圈的边缘应是无明显细菌生长的区域),根据CLsI/NCCLS标准,对量取的抑菌圈直径作出敏感,耐药和中介的判断。检出感染部位分布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于呼吸道标本(痰及咽拭子)83.3%,其次为创面伤口分泌物占%,见表1。表1 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感染部位分布 2.3PAE对抗茵药物的耐药情况株菌株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30,耐药率最高为庆大霉素%);对耐药率;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他唑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70%。132株PAE中多重耐药菌株株,占多重耐药为对哌拉西林、一种氟喹喏酮类、一种碳青霉烯类和一种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同时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阳性杆菌,广泛分布于健康人的皮肤和周围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严重感染,其检出率以痰最多,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组资料显示,我院分离的1株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于肺部感染标本痰及咽拭子(8%),其次是创面和伤口 文献报道相一致,表明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但也有胸水、血液等危险部位感染,应高度重视防止交叉感染。PAE感染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典型的机会致病菌,本研究显示PAE耐药基因的携带率高达9,多耐药基因携带状况严重,同时携带有2个或以上的耐药基因占7。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复杂性。本实验用1种抗生素对PAE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E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PAE对所有的抗菌药物在延长治疗的过程中势必会导致药物的效能下降,耐药菌株也相应增加。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70%。值得一提的是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是指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一种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同时耐药的菌株。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PAE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带来了严重威胁。总之,临床上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及,意义。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避免或慎用敏感率不高的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由云轩亭论文网整理提供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