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所带来的影响.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刚刚看到了一则小故事,2010年,一美国人到中国旅游,用10万美元兑换到68万人民币。在中国吃喝玩乐了一年,花了18万人民币。2011年,他要回去了,到银行去,因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5,这位美国人用剩下的50万人民币换到了10万美元。来时10万美元,回去还是10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另一美国人效仿,也拿10万美元换了68万RMB,花50万买了套房子,吃喝玩乐花了18万,想回去了,房子不能带走只卖了,净得100万,刚能换20万美元,美国人说我们玩,也是在挣钱。
中国很高兴,因为GDP增长了。大家都很开心,但谁买了美国人吃喝玩乐的单?这就涉及到了汇率问题。
本文着重讨论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问题以及汇率的变化对双方经济的影响。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之争再起波澜,因而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成为中美双方今后一段时期内争论的焦点之一,人民币新一轮升值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
近期,美国国会百名议员联合上书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认为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有操纵汇率的嫌疑,要求将中国列入“操纵汇率国”名单,并敦促奥巴马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进一步施加压力。 此前不久,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12月的181.4亿美元增加至183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出口减少17.6%,降至68.9亿美元,为此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汇率问题发表讲话向中国施压,这预示着为平衡贸易逆差,未来美国方面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再度大做文章。
虽然,中美双方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始终存在着重大分歧,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却与以往有所不同,唇枪舌剑愈演愈烈。美国看来是气势汹汹,称中国自始至终在操纵汇率,大肆渲染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对此,中国也立刻做出正面回应,反驳美国的无端指责,对美国的发难积极应对。
以下是从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从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而到2010年4月23日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却为1美元兑6.8274人民币元。那么为什么人民币会一路升值,而美国又为什么要给人民币施压使之升值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汇率的基础知识。关于汇率的决定,是大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博弈,贸易摩擦、贸易战、就业组织、失业率等众多复杂因素掺杂其中。在学术界则把购买力平价当做一种理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理论。汇率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定机制,汇率是货币的核心,货币是金融的核心,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美元、欧元、石油、黄金这些国际重要的金融要素里面,都是大国博弈的结果,都是各个国家之间主流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各个阶层利益最大化博弈的结果。凡是既得利益者,都想办法把这些规则和原理去固化,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和这些既得利益者进行连续博弈的一个过程。
这次人民币升值,为什么中国压力非常之大?是因为以下几点因素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一是美元的持续贬值;其二是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其三是国际热钱的投机。这三大因素综合发力,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进入持续升值轨道,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贸易结构失调和失业率趋高压力的影响。急剧放大的一般性贸易逆差、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率的上升使得美国的政党、政府不得不通过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方法来上演对美国选民的政治宣传秀。
那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提高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正如我们天天喜欢讲的,中国正在对全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东方睡狮正在崛起,不可否认,这完全成立。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中国也不得不受到来自于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们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闭关锁国”的时代,无法回到我们内生循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