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会会会
中中中中 国国国国 乡乡乡乡 镇镇镇镇 企企企企 业业业业
资本市场 计计计计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陈 卓
一、引言 增持股份,利用定向增发后带来的良好市场预期拉高股
股权分置时代,由于无法通过在市场上转让原始股 价,进行高位减持,从而实现了利益输送。虽然目前国内
权来获取资本性收益,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大股东主要 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已有研究(黄志忠、周炜、谢
由非证券价格渠道获得利益。有关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 文丽,2006)指出隐藏在大量减持现象背后的重大公司
输送的研究也发现,资金占用(李增泉等,2004)、并购 治理缺陷和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主要矛盾就是大
(贺建刚、刘峰,2005)、关联交易(郑国坚等,2007)、关联 股东通过转移公司资源或利润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担保(高雷、宋顺林,2007)、关联投资(柳建华等,2008) 二、文献评述
等方式成为大股东从上市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源的途 国内关于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向增发的
径。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份逐步解禁并取得流通权, 折价上,许多学者认为定向增发的折价是大股东利益输
原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实现途径也开始发生变化。原非 送的载体和证据。朱红军、何贤杰(2007)研究了定向增
流通股份在满足特定条件后,可在市场上以市值变现, 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
这使得股东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直接挂钩。(蔡宁、魏明 (郑琦,2008)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
海,2009)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输送行为更多的表现 定向增发折价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当大股东购买定向
为:通过业绩操纵,在低位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以较低 增发股票的比例与其在增发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
的成本注资增加持股比例,然后通过正向盈余管理,资 例差额越大时,增发折价也越高。黄健中(2007a)指出私
产注入,以及利益输入的关联交易,甚至虚增利润,抬高 募增发将其他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排斥在外的募
股价(李宁,刘玉红,2009)。而由定向增发所带来的资产 股方式,其“天然”容易滋生利用融资对象选择权寻租及
注入、正向宣告效应和高折扣率的融资成本,都为后股 向特定对象低于公允价格发行股票输送利益等问题。陈
权分置时期的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政(2009)发现大股东财富转移动机越强,上市公司发行
因此,本文推测大股东通过高折价的定向增发低价 折价越大,表现出壕沟效应和大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徐
!!!!!!!!!!!!!!!!!!!!!!!!!!!!!!!!!!!!!!!!!!!!!!!
增加公司价值,因为投资时点弹性和负债净收益都受到 少,然而在瞬间运用投资策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时将会
了积极的影响。税和破产成本影响了扩展模型,仅仅是 出现一个最佳息票。同时,非杠杆资产的选择权对息票
通过对净收益的影响。在机会成本δ较高、无风险利率r 是不变的,并且使选择权价值最大化的投资诱因会高于
较高、挥发性σ较低、破产成本b较低、税率坠较高的情况 非杠杆资产的现值。因而,人们都期望最佳投资诱因和
下,扩展模型和McDS模型之间的差异(%)是最大的,而 息票决策能在投资选择权收益和债务融资净收益之间
扩展模型和Leland模型之间的差异(%)则是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