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影响.pdf

发布:2017-08-27约2.55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2 卷  第 6 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 Vol . 22  No . 3 2003 年  12 月 AR EAL R ESEARCH AND D EV EL OPM EN T Dec . 200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 刘卫东 , 马  丽 , 刘  毅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 10 1) 摘要 :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 ,积极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这一方面成为 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另一方面也成为改变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文章将从外资和外贸两个角度 , 分析我国各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及其对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影响 。分析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以外资 为代表的全球化力量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强化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 ,形成了“强者越强 ,弱者越 弱”的局面 。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成为缩小区域差异的必要措施 。 关  键  词 : 经济全球化 ; 区域发展 ; 中国 中图分类号 : F 114 .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003) 0600 1107 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成为影响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最 1  引言 大变数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 尽管经济全球化有诸多的表现形式 ,对外直接投 产业扩散以及“布雷顿森林”金融体系的解体促进了全 资和国际贸易仍是主要的载体[ 1] 。很多学者认为 , 由 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贸易自由化 ,逐渐形成了新的 跨国公司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是 全球劳动分工 。而近 10 多年来 , “冷战”的结束以及通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6 ] 。事实上 , 学者们讨论的经 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 。一方 济全球化的表现对我国来讲并不陌生 。通过不断的改 面 ,商品、服务 、生产要素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 革和对外开放 , 我 国已经积极地参与 了全球化 的过 与形式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不断深化的劳动分工和跨 程[7 ] 。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对全球资 国投资所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使世界各国 本和产业转移趋势做出了及时和科学的反应 ,接纳了 经济相互依赖程度 日益加深 。因此 ,尽管还有争论 ,无 为数众多的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体现的全球产业转移 。 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和商界基本上都承认世界经济进 同时 ,积极促进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 ,从一个国际贸易 入了全球化时代 。在地理学界 ,全球化与地区发展的 无足轻重的国家成为世界第六贸易大国。目前 , 国外 关系成为争论的热点问题[ 1] 。理想主义者认为 , 运输 很多学者和舆论认为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或“世 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贸易自由化政策使资金和商品 界制造基地”。200 1 年底 ,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 的空间流动性极大地增强 ,影响经济区位的地理障碍 ( ) 织 W TO ,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参与全球化过程 。另外 , [2~3 ] 将不复存在 ,传统的“地点空间”变为“流的空间” 。 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经济全球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 但是 ,多数学者认为地方经济基础和制度环境以及 由 从“九五”计划开始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