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光的波动性 习题答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光的波动性 习题答案
λ λ
1. 解:在杨氏双缝干涉中,有Δx D 若放置在水中波长变为 于是条纹
b n
λ
间距变为Δx D 即干涉条纹有变化,由于n 一般大于 1,故对实验产生影响
nb
为条纹变密。
2 .答:使用玻璃遮住一条缝使得通过该缝的光线光程变化,从而使得干涉
条纹的位置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光的波长、缝宽以及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D
不变,所以条纹间距不变。
2.3 ×10−2 −3
3 .解:相邻两条纹的间距为 Δx 1.15×10 (m) 。
20
λ λ 6.9 ×10−7 −4
Δx D 所以 d D 1.0 −3 6×10 (m)
d Δx 1.15×10
4. 答:有影响,会出现中央亮条纹不在中间位置,条纹不对称,而会偏离一
定的角度,因为在到达双缝前,光程差已经存在。但由于相位关系固定,仍然可
以观察到干涉。
6. 解:白光垂直照射薄膜,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而下
表面的反射光没有半波损失。所以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光程差:
n =1.0
1
λ
δ 2n e =+ 。当δ kλ时反射光将增强。
2 2 n2=1.58
k 1时 λ 2400( nm) n1=1.0
k 2时 λ 800( nm)
k 3时 λ 480(nm)
k 4时 λ 343(nm)
即只有λ 480nm 在可见光范围内。
7. 解:上表面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下表面的反射光也有半波
λ
损失。所以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光程差:δ 2n e ,当δ (2k =−1) 时
2 n =1.0
2 1
将无反射地透过。且k=1 时,e 有最小值。 n2=1.38
λ 632.8 ×10−9 −7
所以e 1.146×10 (m) n3=1.5
4n 4 ×1.3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