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02.pptx

发布:2017-10-05约3.02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区域勘探阶段地质任务 (1) 初步查明构造类型、构造要素、构造发育史,主要的二级构造单元,上、下构造层之间的关系,及主要断裂分布情况。 (2) 初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3) 初步查明煤层厚度、深度、取芯资料,煤层的物理、化学性质,煤岩、煤质特征。 (4) 初步查明煤储层物性、压力、地应力、地温等,研究其变化规律。 (5) 初步查明煤层顶底板岩性和含水性、孔隙度、渗透率特征及其力学性质。 (6) 初步查明煤层含气性、含气饱和度、等温吸附特征、气体分布特征和封盖条件。 (7) 初步预测采收率;预探阶段地质任务 (1) 基本掌握煤储层增产措施、工艺和参数。 (2) 基本掌握各主要目的层的产气量、产水量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3) 基本掌握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 (4) 基本掌握气体、地层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成分及其变化情况。 (5) 基本掌握地层温度、压力及各产气层段的压力系统变化情况。 (6) 预测产能。;评价勘探阶段的地质任务 (1) 确定合理的井网密度、井网形态。 (2) 详细查明井底压力、温度分布、井间压力传递情况、压力波及范围。 (3) 详细查明中心井与边缘井的气产量、水产量及变化情况。 (4) 系统采集井组(或水平井)动态生产数据。 (5) 掌握煤储层的产能、气体可采性、服务年限及采收率等。; 勘查技术 1、根据勘查区的地质条件,有选择地开展非地震物探、化探或地震勘查工作,对井位进行优选。 2、根据勘查区及其周围的已有资料,编制勘查部署方案,并再次优选参数井(资料井)井位。 3、钻井地质设计、工程施工设计和取心设计。 4、钻井: 获取地层层序、深度、厚度数据;获取煤层层数、深度、厚度数据;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和物性。有夹矸煤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参照DZ/T 0215—2002。 ; 勘查技术 5、录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录井、气测录井等录井工作。 6、取心: 按设计技术要求选用绳索式半合管取心工具快速取心和密封。煤层取心率要求见DZ/T 0216—2002。 7、测井: 应用行业中较先进的数字测井技术,获取地层、煤层深度、厚度和其它电性参数;检查固井质量。测井项目一般包括双侧向、微球聚焦、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双井径、补偿密度、补偿中子、补偿声波、声波时差、声波密度、井斜、井温、磁定位等。 8、试井 :应进行注入/压降法试井,获取煤层渗透率、 储层压力等储层参数。;勘查技术 9、煤的工业分析方法见GB 212—91;煤层含气量测定方法见GB/T 19559—2004;煤的等温吸附试验方法见GB/T 19560—2004;气体组分分析方法见GB/T 13610—92。 10、根据煤层深度、煤层厚度、含气性和储层物性等地质参数优选煤层气预探井,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煤层气井排采试验。 11、根据煤层气井连续试采情况,确定下一步生产试验井的部署、钻探和连续试采工作。 12、按照规范要求,对达到储量计算条件的勘查目标区,计算地质储量和相应的可采储量。 13、通过煤储层数值模拟,进行井网优化、产能预测、采收率预测;进行煤层气开发规模和潜力量化评价。;内容提纲;煤层气勘探、开发与集输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煤层气资源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地质和工程依据估算的赋存于煤层中,当前可开采或未来可能开采的,具有现实经济意义和潜在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数量。 煤层气地质储量——是指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理论上,煤层气由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三部分组成。由于甲烷水溶解度很低,溶解气量占总气量份额很小。忽略不计。 煤层割理发育的过饱和煤层,储量计算应同时考虑吸附气和游离气。反之,仅考虑吸附气。 我国多数煤层为低渗、低饱和,目前仅计算吸附气储量。 ;1、地质评价及储量评估技术;体积法 地质储量采用体积法计算;可采储量采用综合确定的采收率计算。 体积法地质储量计算公式: Gi=A× h× D× C  Gi---煤层气地质储量,m3 A--- 含气面积,m2 h--- 煤层厚度,m D--- 煤体容重,t/m3 C--- 煤层含气量,m3/t ? 可采储量计算公式: Gr=Gi × Rf Gr --- 煤层气可采储量,m3 Rf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