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pdf

发布:2024-09-18约1.0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农产品对外贸易分析--第1页

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个国家非常重视,采取了名目繁

多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农业的竞争性。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主要农作物的播

种面积及产量在全国占具重要的地位,其中,小麦、芝麻、红麻、大蒜产量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食品工业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农副产品加工在国内已具有规模优势,一些传统农副

产品因其独特的品质,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出口小省,出口潜力很

大,提高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河南省的经济推动意义重大.

一、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一)取得的成效:

1.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在我省开放带动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

发展,2002年、2003年我省农产品对外贸易额分别为4.85亿美元、7.1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8%、46.24%;

其中农产品出口分别为2.31亿美元、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4%、38.66%;农产品进口分别为2.54亿

美元、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5%、53.13%。

2.农产品贸易市场呈多元化趋势。我省农产品国际贸易在巩固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

了东欧、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新兴市场贸易增长强劲,与传统市场齐头并进,改变了我省农

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亚洲市场一枝独秀的状况,形成了遍地开花的欣欣向荣局面。1999年,我省向亚洲、非

洲、欧洲、拉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贸易额分别为11797万美元、849万美元、5621万美元、461万美

元、3760万美元、2177万美元,到2003年,与各洲贸易额已分别达到23571万美元、1052万美元、6448

万美元、16242万美元、17069万美元、6605万美元,分别增长了99.81%、23.91%、14.71%、3423.21%、

353.96%、203.40%,各洲贸易额趋向均衡化发展。

3.农产品出口结构明显改善。目前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初级农产品比重降低,加工农产

品比重上升,熟肉制品、脱水蔬菜、调味食品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创汇农产品纷纷打入国际市场,远销

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出口量最大、增长较快的生猪及制品出口为例,从2000

至2003年,生猪出口仅增长了0.3%,而猪肉等制品出口则增长了2.23倍。同时,我省出口的农产品不仅

有传统的生猪、粮油、大蒜、茶叶、中药材、手编工艺等,又新增了磨粉小麦、食用菌、麻类、花卉、山

野菜等。特别是2002年11月22日我省5000吨优质小麦顺利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结束了我国没有磨粉小

麦出口的历史,为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4.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03年,面对全球贸易性技术壁垒频频高筑以及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

的严峻形势,全国对日出口鸡肉仅剩4家企业,我省就占了2家,分别是“大用”公司和“永达”公司。

韩国从我国进口的鸭肉,80%以上来自信阳的华英集团,且每吨高出内销价格5000元。来自日本、韩国的

众多客商常常驻守企业等待发货。小麦出口达130万吨,创汇1.5亿美元,首次进入国际期货市场,树立

了河南小麦的良好形象。在香港实行“7+13”药物残留控制的严峻形势下,供港澳地区的20余万头活畜全

部合格,受到了质检总局和商务部的表扬。漯河2003年出口5万吨冻猪肉和3千吨肉制品,其中冻猪肉出

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5%,在国际上打响了“漯河制造”的品牌。2003年信阳市淡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0%,

深受韩国、日本客商的青睐。

5.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统一和逐步融合,我省加快了发展外向型

农业的步伐,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优势,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