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一、施工方法总则;
二、建筑涂料的应用及功能
三、建筑涂料的施工规范
四、建筑涂料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建筑涂料涂装工程质量控制
六、内外墙涂料涂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七、水性木器漆涂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八、油性木器漆涂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方法总则;
(一)、基层处理要求;
1、足够的养护期
新的水泥凝土表面必须经过合理的养护时,让其把‘碱’吐干净并充分干燥,要求其含水率小于10%,PH值小于9后方可施工。理论上讲,在温度25C度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水泥砂浆墙面须干燥21天以上,而在不同的季节,根据经验,夏天通常需2周以上,冬天通常需4周以上。目前,一此建筑完工后,常常先拆除基架养护两个月以上,再用吊篮进行涂装施工,这样不仅降低了含水率和PH值,而且如果基面有收缩开裂等缺陷,也可及时处理,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涂装的质量;但是建筑由于工期原因、脚手架周转等问题,常不能保证足够的养护期,为涂装留下隐患。
基层处理要求
混凝工基层表面应干燥、坚实、牢固、平整、无油污锈迹发莓现象,不应有起砂、裂缝、疏松等缺陷。涂装的底层根据对涂装的要求分为普通、中级、高级抹灰基层混凝土基层。建筑涂料施工前必须对抹灰和混凝土基层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墙面不能进行涂装施工。
基层表面清洁
基层表面必须清洁、无泥土、白霜、油污及脱膜剂等染物附着。如发现上述附着物,应用铲刀、钢丝刷、砂纸、洗涤剂等除去,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装施工。
对抹灰层的处理
涂装时建议使用高强度腻子,切不可使用普通低强度的腻子,底层不可太粗糙,否则会影响装饰质量;也不能太光滑,否则会降低涂料的附着力。
、施工方案特点
涂装一般采用一遍底涂(抗碱底或封闭底漆)、二遍面涂施工。根据客户要求和空间环境可以适当增加面漆遍数。
底漆的作用;封闭墙面的碱性,提高涂料与基面的附着力,避免因基体过于干燥而大量吸收涂料,并保证吸料相当,增加底层材料的强度。虽使用了底漆,底层的PH值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施工方法;可以采用辊涂、刷涂、刮涂和喷涂。
施工间隙(重涂时间)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施工。
涂料开桶后应充分搅拌均匀,如粘度大太,可根据说明书加稀释剂(水性涂料加水)来调整施工性能,注意根据要求,不可加入过量,否则会使干燥后的涂层成膜困难及降低涂层的光泽度耐久性和遮盖为等性能。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涂料说明书中一般都规定了进行涂装的最低温度。其产乳胶漆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如果低于一定温度施工,就会导致不能很好地成膜。在这个误区;有些用户认为高档乳胶漆在进行施工的时的温度可以低一些,其实正好相反,由于中高档乳胶漆选用玻化温度较高的乳液配制,且乳液所占比例较高,所以即使加入大量的成膜助剂,还是需要较高的成膜温度(即施工温度)。北方地区冬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在气温低于8度时不宜施工,低于5度严禁施工。 另外,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湿度也常常影响施工质量,一般湿度大于85%的情况下不宜施工,因为湿度过高的情况下,涂膜干燥很慢,这样不仅影响涂层对基面的附着力,而且易使基面发花、不固化交联、掉粉现象。如大雾天气时也不能进行涂装施工。大雨过后需侍基面完全干燥后方可施工。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经常出现大风季节,一般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施工。因为风力过大,涂料中的水分挥发过快,涂层难于成膜,导致开裂、不均匀等现象严重影响涂装质量。
(三)、基本涂装技术
要使涂料发挥其应有的性能、达到预定的装饰效果,除了它本身的质量和基层状况外,关键在于施工人员能否熟练、正确的掌握和运用涂饰的基本技术和工艺。良好的涂饰技术也是节省时间、节约材料的重要前提。主要涂饰技术包括刮涂、打磨、滚涂、刷涂、喷涂、弹涂和擦涂。
1、刮涂
刮涂是采用抹子、刮板或油灰刀刮补腻子或厚质涂料的方法。刮涂的要点是结实、平整、光滑,即腻子与基层接触紧密、粘结牢固、表面平整光滑、以减少打磨的工作量。刮涂时注意事项;
基层吸收性强时,应在刮补腻子前用底漆进行封闭,以免腻子中的胶料被基层过多的吸收,影响腻子的附着性。
掌握好刮涂时工唔的倾斜度在35-45度,用力均匀,以保证腻子饱满。
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出现开裂和脱落现象,一次刮涂不能过厚,根据不同腻子的特点,厚度以0.5-1mm为宜。
不要过多的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根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