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园本课程工作报告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教研室“十五”重点
立 项 课 题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工 作 报 告
徐州八一中心幼儿园
2006年12月
目 录
一、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来源与确立………………………………………………2
(一)在《规程》、《纲要》的基础上……………………………………………3
(二)在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3
(三)在园本文化积淀的基础上…………………………………………………4
二、游戏化园本课程的发展与实践………………………………………………5
(一)发展…………………………………………………………………………5
第一个阶段:萌芽期(1998年-2000年)………………………………………5
第二个阶段:磨合期(2001年-2003年)………………………………………6
第三个阶段:发展期(2004年-2006年)………………………………………6
(二)实践…………………………………………………………………………7
第一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6月)是启动研究阶段……………………7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6月)为扩大研究阶段………………………8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6月)为深入研究阶段………………………10
第四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为最终成果阶段……………………11
三、游戏化园本课程的组织与管理………………………………………………12
(一)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12
(二)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16
(三)教师成长的组织管理………………………………………………………17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延续……………………………………………………19
附1:课题研究具体工作流程……………………………………………………21
江苏省教研室“十五”重点立项课题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工 作 报 告
徐州八一中心幼儿园
《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是江苏省教研室第五期“十五”重点立项课题。2003年12月被批准立项,2004年4月开题,迄今已三年,现进入结题阶段。自课题启动研究以来,我园高度重视,从课题管理、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运作,力求课题研究形成有益的可操作的成果,切切实实为幼儿教育实践服务。经过三年的研究,我园的游戏化园本课程初建体系,并在有关理念、实施策略等方面略有所获。然而,这些并非仅仅三年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萌芽-磨合-发展的长期的深入研究历程。针对园本课程研究的特点,拟从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来源与确立、发展与实践、组织与管理三个方面阐述。
游戏化园本课程的来源与确立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和经济体制多元化的发展,促进课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呼声日益强烈,课程管理走向多元、开放、自主是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导向。“校本”课程的提出,形成和推动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改革浪潮。我们需要不需要园本课程?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园本课程?怎样实施才能促进本园幼儿的发展?回顾我园建园55年以来走过的路,我们深深感悟:我们需要一套稳定的、适合本园园情的园本课程。但出于对幼儿和社会的负责,我们的园本课程构建一定要把握几个指导思想:1、我们的园本课程应是实际的、有操作价值的,要构建适合本园园情、利于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体系。2、我们的园本课程应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不是特色教育,也不是对其他课程的否定。3、我们的园本课程提倡课程园本化,不跟风,不赶风头,不做超出自身范围的事,是建立在研究反思的立场上的构建。出于以上考虑,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在《规程》、《纲要》的基础上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均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再指出和强调?可以说,这是幼儿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个时期,“游戏就是幼儿的生命”。游戏自发地发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对年幼儿童来说,就是玩的代名词,幼儿不仅因为玩是有趣的,还可以通过玩来学习。它是幼儿思考、想象、尝试、验证、创造、吸收的方式,是幼儿理解并适应周围世界的方式。游戏与幼儿教育的这种特殊关系,是幼儿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显著标志。这是我们提出以《玩的教育——我园游戏化园本课程构建与实践》为研究课题的主要依据。
(二)在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
因此可以说,游戏化课程是建立在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的。然而,在当前幼教领域,普遍存在的是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现状,人们常常以学到了多少知识来评价幼儿的发展,用会了多少特长来评判幼儿的能力,“现在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