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
“士”在中国史上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这
主要是在强调这一文化传统的
(
)
A. 本土性 B. 多样性 C. 凝聚性
2. 王袆在《送申巡检之官序》中记载:
D. 连续性
“至正十一年,海内多故,天子命勋旧大臣行中书省以
镇外服,且以为去朝廷远,事有机速,不可律于常制禀命而行。凡军旅、钱粮、铨选之事,一听其
便宜行之。”这说明元朝行省 ( )
A.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的节制 B. 获得了较大的事务处置权
C. 一直拥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D.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徽州府志》载: “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
然后入炉。 煽者、看者、上矿者、 炼者、取矿砂者、 炼生者, 而各有其任。 ”这表明当时的采矿业 ( )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
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 ( )
A. 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 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 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 对外走私已成普遍现象
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将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寄居。但是,广州各阶
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掀起了“反入城斗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中国民众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B. “华夷之辨”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C. 《南京条约》是一份不平等的条约 D. 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
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 “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
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由此可见,严复更主张 () A. 倡导富国强兵 B. 学习西方制度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工商业者群体意识逐渐形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在创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立宪运动、民主革命、抗日救亡等众多社会事务中日
益显示出自身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对此,下列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 )
A. 工商业者依旧属于传统的社会群体 B. 工商业者投身社会事务是有利可图
C. 工商业者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 D. 工商业者是倡导革命的新中坚力量
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指出: “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
的五四运动指 1919 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以 1919 年 5 月 4 日的北京大游行、火烧赵家
楼及学生被北洋政府逮捕为标志;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相当复杂和明显。
1919 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
”对上述两个“五四”理解错误的是 (
)
A. 前者是政治的“五四” ,后者是文化的“五四”
B. 前者要“反帝反封建” ,后者要“民主与科学”
前者重在政治的救亡,后者重在思想文化启蒙
两个“五四”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史家陈旭麓说: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失去了城市,在退出城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又得到了农村,这种得与失,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自觉选择的结果??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
的选择。”这种选择, ()
A. 坚持攻打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是从城市向农村的自觉退却
C. 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 D. 无视国情对革命的制约影响
“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蚌埠 ),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
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 ”这一作战战略构想是针对 ( )
A. 徐州会战 B. 百团大战
C. 淞沪会战 D. 淮海战役
1954 年 10 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
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订新的《共同纲领》
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 )
,各
A. 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日程 B. 《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延续
C. 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完成
1977 年 5 月 24 日,邓小平与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