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抗菌核病ISSR分子标记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紫花苜蓿抗菌核病ISSR分子标记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紫花苜蓿抗菌核病ISSR分子标记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紫花苜蓿是重要的牧草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和应用。然而,抗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研究紫花苜蓿抗菌核病的分子机制,筛选出高抗性品种和基因,是提高紫花苜蓿的耐病能力和产量的重要途径。
分子标记是利用DNA序列的特异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分析的一种方法。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是一种新型的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它是根据不同长度的简单序列间的PCR扩增产物构建专一性低却多态性高的分子标记的。
因此,本研究将使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紫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与抗菌核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并探究这些分子标记与抗菌核病的关联。其中,研究结果将对紫花苜蓿的抗病育种和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紫花苜蓿品种材料的采集和鉴定。
2.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3.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分析方法的优化。
4.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与抗菌核病的关联分析。
5.紫花苜蓿高抗性品种及其抗性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二)研究方法
1.紫花苜蓿品种材料的采集和鉴定: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采集和鉴定。
2.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初步筛选具有较高多态性和重复性的ISSR引物,构建ISSR分子标记体系。
3.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分析方法的优化:对PCR扩增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反应条件。
4.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与抗菌核病的关联分析:对紫花苜蓿不同品种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筛选出与抗菌核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5.紫花苜蓿高抗性品种及其抗性基因的筛选和鉴定:对ISSR分子标记筛选出的高抗性品种进行深度分析,筛选出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克隆和鉴定。
三、研究预期成果
1.确定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体系,并进行优化。
2.选取与抗菌核病相关的ISSR分子标记,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3.筛选出高抗性紫花苜蓿品种及其抗性基因。
4.探索紫花苜蓿抗菌核病的分子机制。
5.提高紫花苜蓿的耐病能力和产量,推动紫花苜蓿抗病育种和品种改良。
四、研究进度和计划
(一)研究进度
1.紫花苜蓿品种材料的采集和鉴定:2022年3月-4月。
2.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2022年5月-6月。
3.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分析方法的优化:2022年7月-8月。
4.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与抗菌核病的关联分析:2022年9月-10月。
5.紫花苜蓿高抗性品种及其抗性基因的筛选和鉴定:2022年11月-2023年2月。
(二)研究计划
1.2022年3月-4月:采集紫花苜蓿品种材料并进行鉴定。
2.2022年5月-6月:构建紫花苜蓿ISSR分子标记体系。
3.2022年7月-8月:对ISSR分子标记PCR扩增反应体系进行优化。
4.2022年9月-10月:对紫花苜蓿不同品种进行ISSR分子标记分析,并筛选出与抗菌核病相关的分子标记。
5.2022年11月-2023年2月:对筛选出的高抗性品种进行深度分析,筛选出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克隆和鉴定。
五、参考文献
1.孔令辉,邵巧玲,杨龙云,等.ISSR分子标记[J].生命科学,2002,14(2):231-238.
2.董泽昌,王诤林.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3,37(18):13-17.
3.陈静,魏广才,王惠等.紫花苜蓿抗核病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J].作物杂志,2015,5(2):103-106.
4.李祥栋,徐济春,张周,等.紫花苜蓿核病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4-16687.
6.周子奇,孙旭辉,王芳,等.紫花苜蓿ISSR标记反应体系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6759-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