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星载ScanSAR辐射校正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10约1.4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星载ScanSAR辐射校正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星载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卫星可获得更高分辨率和更广泛的覆盖面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被广泛应用于测绘、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领域。ScanSAR是一种合成孔径雷达(SAR)模式,将一些窄波束SAR组成一个较大空间探测区域。ScanSAR模式下的获得的遥感影像一般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和波束宽度,适用于广场公顷以上的面积的覆盖,适用于特定的地面遥感应用。在ScanSAR系统中,由于天线规模,天线间距和发射功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遥感影像中存在辐射定标误差,这对于精度较高地物信息提取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会产生影响。因此,对于ScanSAR影像的正确辐射校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二、研究内容和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星载ScanSAR系统,对多角度、多天线、多高度等因素对辐射校正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符合需求的辐射校正模型和算法,将其应用于遥感数据处理中。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适用于ScanSAR数据处理的各种辐射校正技术,并建立针对采用不同组合的策略,制定较为全面的辐射校正方案。具体研究任务包括:

1.研究ScanSAR系统的辐射校正原理及误差来源,并建立辐射校正模型。

2.探究多天线、多角度、多高度等因素对辐射校正的影响,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和辐射校正算法。

3.研究和分析各种适用于ScanSAR辐射校正的技术和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4.基于刚提出的技术和方法,将其整合为合理的方案,为遥感数据处理提供较为完备的辐射校正策略。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实际StarSAR辐射校正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优化算法。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

1.收集多源ScanSAR数据,研究辐射校正原理、误差来源以及影响因素等。

2.对影响辐射校正的因素和误差进行建模,优化模型和算法,并进行模拟验证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比较、分析和评估各种ScanSAR辐射校正方法和技术,并根据实验验证结果和理论分析选取合适的方法和技术。

4.对选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理论研究和优化改进,建立ScanSAR辐射校正方案,进而提高遥感数据的精度和信息提取率。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本项研究旨在研究、掌握和应用ScanSAR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技术,有望取得以下预期研究成果:

1.对ScanSAR遥感影像辐射校正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辐射校正方法的深入掌握。

2.建立并优化ScanSAR辐射校正模型和算法,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效率和精度。

3.建立完备的ScanSAR辐射校正方案,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5.参考文献

[1]朱陶,刘海涛,刘欣昌.ScanSAR的辐射校正研究[J].宇航学报,2010,31(9):1603-1608.

[2]张标,秦伟,许杰等.基于ScanSAR的冰川变化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5,30(10):1098-1111.

[3]蒋子佳,李文胜,张婷婷.基于ScanSAR的复合反距离赋权遥感影像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7,46(1):1-8.

[4]赵仁杰,邓仁华,袁印龙.基于ScanSAR模式的船舶自动识别技术[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8(3):28-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