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共五则范文) .pdf

发布:2025-03-22约1.3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共五则范文)--第1页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

新课程新视角新行为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

南桥小学陆静

新的教材和课标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带给一线教师新的视角,并

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大胆指导老师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新的

经验和成果。下面我就音乐教学方面的自我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

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来谈谈实施小

学音乐新课改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方法。

一、熟悉掌握新的教材内容

新的课改教材,面貌是新的,理念是新的,内容是新的,呈现的

方式是新的,把学生真正当作了课本的主人。打开它,会有一幅幅生

动的画面跃入眼帘,学生们爱看,也能看得懂,不再象老教材那样,

其中的谱例、文字占大幅版面,对于不识字的孩子来说就象天书。但

是新教材毕竟只是指导孩子们学习音乐的不说话的老师,要使之从无

声变有声,必须通过音乐老师的解读、传授和释疑。音乐老师拿到教

材的第一步是必须熟悉掌握它,然后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完成教学

任务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勤于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教材是音乐教师的忠实伙伴,执教老师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将

新教材中的一些标题启示和形象符号作为自己的教学语言,贴近生活,

贴近孩子。以聆听为先导,以孩子们的表演、创编与活动为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参、磁带、光盘等辅助材料,分别从听觉、

视觉等多方面营造音乐的世界,与教科书一起形成完整的音乐教学的

锁链,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相互提高。在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乐学,

活学的同时,要将每节音乐课所蕴涵的音乐知识和内容,全部传授给

学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的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学会音乐知识,掌

握音乐技能,提升音乐情感。

二、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共五则范文)--第1页

小学音乐课改的理解和体会(共五则范文)--第2页

多年来,音乐课程的传统理念是以知识的传递为主,对学生进行

理性、枯操的节拍、节奏、音程、和弦等的训练,忽视了音乐教育自

身的审美育人目标,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致使多数学生没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

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

活动中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

交流活动。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音乐教学不论是从指导思想上,还是

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来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就是把以往那种理性枯操

的机械式训练,变为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是审美性,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感

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

此,降低专业要求,提升审美活动的质量,是音乐教育观念转变的一

大体现。

三、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的模式是由音乐教学理论转化而来的,是连接理论与教

学实践的中介。以前的音乐教学的模式一直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学

生被老师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不能发挥个性和特长,学习没有主动

性,学得比较被动和机械。而新课标通过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

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一方面提倡以音乐为主体的

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以审美为核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音乐

和历史、地理、政治、美术等多种人文学科知识巧妙结合,加深学生

对音乐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使音乐课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