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大事年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大事年表
1859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原则。但他无法解释生物为什么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1865年
孟德尔通过他的豌豆发现了遗传法则
1869年
米歇尔(Friedrich Miescher)分离出核酸
1879年
弗莱明(Walter Flemming)发现染色体,并描述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900年
孟德尔的成果被重新发现
1903年
萨顿(Walter Sutton)发现染色体是成对的,并携带遗传信息
1905年
加洛德(Archibald Garrod)提出了人类先天代谢疾病的概念,这是人类自身遗传研究的开始
1911年
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提出基因学说,阐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以及繁殖过程中染色体重组形成独特新个体的过程
1913年
斯特提万特(Alfred Henry Sturtevant)绘制出第一张线式基因图谱
1928年
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发现了一种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的遗传分子
1929年
列文(Phoebus Levene)提出DNA的化学成分和基本结构
1944年
Oswald Avery, Colin Macleod和Maclyn McCarty指出,Griffith发现的遗传分子就是DNA
1948年
鲍林(Linus Pauling)提出蛋白质为螺旋形的理论
1950年
查加夫(Edwin Chargaff)发现核酸中四种碱基的含量比例是一定的
1951年
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拍摄到了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52年
Alfr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 利用病毒证实,传递遗传信息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1953年
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自然》杂志上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
1956年
Joe Hin Tjio和Albert Levan Hereditas确定人类共有23对染色体
Arthur Kornberg分离出DNA聚合酶
1957年
Francis Crick发表《论蛋白质合成》的演讲,提出DNA制造蛋白质的概念
1959年
Jerome Lejeune发现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是由于人体的第21对染色体变异造成的。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因染色体缺陷造成的疾病。
1960年
Sydney Brenner, Francis Crick,Francois Jacob和Jaque Monod发现信使RNA(mRNA)
1961年
Fran?ois Jacob 和 Jacques Monod提出在分子水平上特定基因被激活或抑制的机制
1966年
Marshall Nirenberg,Har Gobind Khorana和Robert Holley阐明遗传密码
1967年
Mary Weiss 和 Howard Green使用体细胞杂合技术推进人类基因图谱绘制
1969年
Jonathan Beckwith 分离出一个细菌基因
1970年
Hamilton O. Smith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对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研究及DNA重组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Howard Temin 和David Baltimore分别发现了逆转录酶
1972年
Paul Berg创造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1973年
Herbert Boyer和Stanley Cohen发展了重组DNA技术,发现改造后的DNA分子可在外来细胞中复制
1974年
美国发表Belmont报告,确立科研中进行人体实验的政策
1975年
Mary-Claire King和和Allan C. Wilson发现,人类和猩猩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9%
Georges Kohler 和 Cesar Milstein开发出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技术
1977年
Walter Gilbert,Allan M. Maxam和Frederick Sanger开发出DNA测序技术
1978年
David Botstein开创核酸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用于标志不同个体间的基因差别
美国开始借助基因技术用大肠杆菌批量生产人类胰岛素
1982年
GeneBank数据库建立
1983年
Kary Mullis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辩认出与亨廷顿氏症有关的基因,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人类疾病基因
1984年
Alec Jeffreys发明了基因指纹技术,可以用人的头发、血液和精液等来鉴定身份
关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第一次公开讨论开始
1986年
Leroy Hood开发自动测序机
1988年
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成立
1990年
美国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