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名陶艺师——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后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一名陶艺师——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后感
前几年也读过肖川博士的一本书,说实话,没有多少深刻的印象,书名也忘记了。今年的这本《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光看目录便加分不少,“诗意地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个讲一点”、“生命的境界”……几章内容在年味浓浓的兔年新春里,一口气阅读了。这本书里展现的肖博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质朴的人,而非高高在上、思想深邃的专家。所以,阅读起来十分容易,吸收内化得也十分不经意,犹如你吃了一份美好而新鲜的蔬菜色拉。
“生命的境界”
读到“生命的境界”,肖老师说:“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师傅的话,今年新春,一位师傅发给我的新春问候语:“乐观一点,就会快乐一年;机智一点,就会好运一年;勤劳一点就会收获一年;朋友惦记一点,就会感动一年。”也许你觉得境界是一个高深的词汇,读了肖老师的文章,读着赠言,我的感悟是生命的境界与价值在于欣赏,欣赏自己、欣赏学生、欣赏同事、欣赏亲友,你会变得很乐观与快乐。欣赏工作、欣赏学校,欣赏环境,你会更勤劳,更适应地工作。欣赏生活、欣赏社会,你会更感恩、更大方地生活。
我欣赏我们的同事,我的同事对待自己的工作充满无限向往与真诚,他们又是那么得值得信赖。我们也欣赏我们的学生,他们是那么的热情与可爱,会时常惦记着你。节日里送上贺卡与短信,简短的问候让我们的心理注入暖流。会在毕业后的某个不经意的午后,三五成群地回母校探望,谈谈学习与成长,聊聊生活与感情。这个时候,觉得做老师的,真的很幸福,很诗意。
“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对于教师这个古老而知识分子群体,是再适合不过的。我是教师,我很欣赏诗意地生活,但真正做到诗意地生活,在工作上、生活上、实实在在的诗意,不是矫情地评价,尤其是现在的这个状态,就肖川博士自己的观点,也是有些难度。不过,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越是忙碌、越是复杂、越要把诗意的生活作为内心精神追求的目标。
当然咯,诗意也应该是教师内在修养、素质、气场的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造作、苛求。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把工作当成是一种爱好、事业来追求,并在枯燥、痛苦的追求过程中一种自得其乐地生活方式。当我们欣赏着自己的学生,就如一位陶艺大师打磨设计了一件陶瓷一样的喜悦。我们平日里枯燥的批改,反复地引导与陶瓷工艺师整日与泥土为伴一般,而当我们的内心想象着这平凡的陶土在你的手间蜕变成一件无价艺术品的时候,那脸上也定是满心喜悦与无限神往的陶醉。
这个层面来说,教师,就是一位陶艺师,满山满坡的陶土在他的眼里是一件件珍品的缔造者,看在眼里,便无法割舍,那土质的个性、特征,该做什么样的陶品,早已心中有数;拿在手中, 那设计、修改、打磨……几年如一日亲密接触,;最后施釉、烧治,那个漫长的过程,那过程中不可理解的孤独与世隔绝,都能享受着而过。对于陶艺师来说从窰里出来的那一刹那便是陶艺师的全部,这般陶醉,这般享受,这般便是肖川老师所说的“诗意地生活”吧!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