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塑胶产品的常见成型不良缺陷和原因分析7ypodgdw.ppt

发布:2018-08-28约2.9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BM Confidential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IBM Confidential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塑胶产品的常见成型不良缺陷和原因分析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常见不良缺陷名称 1.缺胶 2.披锋 3.缩水 4.气纹 5.银丝纹 6.拉伤 7.融接痕 8.气泡 9.破裂 10. 翘曲变形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缺陷:缺胶 缺胶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缺胶 定义: 成品未充填完整,有一部分缺少的状态,称为缺胶。 原因分析: 1、模具排气效果不佳,模穴内的空气如果没有在射出时排除,则会由于残留空气的原因而使充填不完整; 2、模具温度低,原料流动距离长,或者有薄壁的部分,则在原料充填结束前冷却固化; 3、熔融的原料温度低或射出速度慢,原料在未充满模穴之前就固化而造成短射的现象; 4、灌嘴孔径小或灌嘴长,灌嘴温度低,灌嘴或射嘴孔变形,则不仅使其流动的磨擦阻力加大,而且由于阻力的作用而使速度减慢,结果原料提前固化; 5、射出压力低,造成充填不足。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披峰 披峰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披峰 定义: 成品出现多余的塑胶现象,多在于模具的合模处,顶针处,滑块处等活动处。 原因分析: 1、滑块与定位块如果磨损,则容易出现毛边; 2、模具表面附著异物时,也会出现毛边; 3、锁模力不足,射出时模具被打开,出现毛边; 4、原料温度以及模具温度过高,则粘度下降,所以在模具仅有间 隙上也容易产生毛边; 5、料量供给过多,原料多余射出产生毛边。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缩水 缩水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缩水 定义: 壁厚处表面的原料由于体积收缩,固化时在成品表面出现凹陷痕迹。 原因分析: 1、产品柱子、筋位等设计不合理; 2、注塑时料流动性差,润滑剂太少; ; 3、注射压力过低,速度太慢,注射时间和保压时间太短; 4、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太高;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气纹 毛纹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气纹 定义: 在胶口附近出现如蛇状的流线,只有在侧边进胶时出现 原因分析: 1、产品柱子、筋位等设计不合理; 2、注塑时料流动性差,润滑剂太少; ; 3、注射压力过低,速度太慢,注射时间和保压时间太短; 4、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太高;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银丝纹 银丝纹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浇口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银丝纹 定义: 成品表面,以进胶口为中心,顺着原料流动的方向,产品所产生的银色条纹称为银丝纹。 原因分析: 1、原料没烘干,有水份,温度将水份蒸发产生气泡,汽泡在充填时被弄破产生银线; 2、壁厚变动较大的产品,难以去掉模具内的空气,也产生银线(排气不良); 3、模具面有水份,原料将水份蒸发,原料与水份融合不够充分也产生银线; 4、料温过高,过热分解产生气体造成银线;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拉伤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拉伤(拉白)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拉伤 定义: 成品分模位或滑块合模出处出现损伤。 原因分析: 1、模具出模斜度不够,顶出位置和尺寸不够; 2、模具表面处理不好,镀层不光滑,蚀纹太细或太粗; 3、注塑时速度和压力太大;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缺陷:融接痕(夹线) 质量中心测试组2013 * 融接痕 不良缺陷案例和原因分析 融接痕 定义: 熔接线是原料在合流处产生细小的线,是由于没有完全融合而产生的。成品正反都在同一部位上出现细线。如果模具的一方温度高,则与其接触面的汇胶线比另一方浅。 原因分析: 1、料温过低,射出速度过慢; 2、模具表面不干净,有油或水; 3、模具进胶位不合理,模具排气不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