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No3山岳的形成.doc

发布:2018-03-13约3.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山岳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的形成,提高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地质构造的实际应用的方法。 3.激情投入,享受快乐,认识自然地奥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利用大约40分钟认真预习,结合课本细致、扎实、系统掌握知识梳理部分。 2.独立完成“自学引导”和知识构建,自我检查预习效果,总结知识和能力缺漏。 3.下节课将对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反馈。 【自主梳理案】 问题一 :褶皱山 1.从岩层形态、新老关系、对地貌的影响三个方面区别背斜和向斜构造 类型 判断依据 对地貌的影响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依据) 地形 成因 背斜 向斜 问题二:断块山和火山 1.断层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断层形成后岩层的相对运动形成的构造地貌有哪些?举例说明 3.认识火山的构成,说明火山锥上、下坡度的差异性。 4.火山和岩溶高原的区别 问题三: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运输方式选择:思考为什么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⑤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1.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A.山脊 向斜 B.山脊 背斜 C.山谷 向斜 D.山谷 背斜 2.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该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在该图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是C岩层 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3.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顺地形与地形倒置d图 【课后延伸案】 读“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下图反映的大抵发育过程是(  ) A.B.断块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下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读“某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判断图中甲地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 A.向斜B.背斜 C.断层 D.海沟 6.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 A.乙丙丁 B.乙丁丙 C.丙乙丁 D.丙丁乙 .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下列问题。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 (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____C~D线路。 答案 (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区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B (4)迂回前进 大于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所以,一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