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幼儿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及实践研究.doc

发布:2017-04-04约4.2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幼儿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及实践研究 近年来,幼儿被教师性侵、被幼儿园老师虐待、独自被锁车中窒息而亡、被拐卖及各种意外事故等事件的发生,在让我们感到愤慨,同情和惋惜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这些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如为什么这些事件大部分发生在农村,为什么这些幼儿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家长始终没能发现问题,为什么这些行为频频发生,这就不得不涉及到对农村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研究探索。 自我保护能力,简称自护能力,即个体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能力,包括生理上的伤害(如饥饿、寒冷、流血等)和心理上的伤害(如难过、怯懦等)。幼儿期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但是由于此时幼儿自身生理发展的限制以及知识经验的匮乏,在面临危险时常常使他们不知所措。 一、农村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存在的隐患 一是环境因素存在的隐患。农村的一些特殊环境易造成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农村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通常具有一定的不安全隐患。我们地处江南水乡,而这些环境对于孩子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我们所处农村习惯性的对幼儿进行“散养”,一个幼儿可以独自一人在邻居家、庄台上玩耍半天,这些都给幼儿发生意外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二是幼儿自身存在的隐患。农村幼儿胆大、活泼,什么都愿意去尝试,如今大力提倡让孩子大胆探索的同时,更提倡幼儿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农村孩子在这方面的意识上还有些薄弱。尤其是很多留守幼儿,他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直接的关爱与监护,很可能会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易产生安全隐患。 三是农村家长薄弱的安全意识。传统的教养习惯使得我们农村的家长平时淡薄安全教育。经调查,我镇农村幼儿离园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自行玩耍,没有家人的看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也是具有随意性,大部分家长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再加上文化知识水平的一定局限,教育更是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性。 四是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城市而言相对滞后,儿童缺乏校外娱乐活动的场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诸如前面所说,农村孩子往往是自己结伴到户外玩耍,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娱乐场所,所有的也就是自己村子前后广阔的天然环境,但这期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虽有着无限的乐趣,但同时又是隐藏着无限的危机,随时会侵害我们幼小的身心。 当前我镇幼儿园幼儿教育现状 1、我镇农村幼儿教育受限于幼儿园规模小、办园设施简陋等问题的约束,与城市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相比,农村幼儿园就显得有点寒酸。城市幼儿园条件好的,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有的还有专用舞蹈教室、绘画室等,教具齐全。而农村幼儿园,教具和玩具条件都不富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也使农村幼儿在智力开发和教育方面比城市孩子差。在现实中调查中发现,幼儿园最缺乏是活动场地、图书馆、多功能教室、体育设施、玩教具等基础设施设备。 2、农村幼儿教育受限于幼儿园师资力量和观念等问题的约束。镇农村幼儿园师资来源远赶不上城镇幼儿园教师的高学历、视野较窄、教师培训机会少、激励措施偏少等问题。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与城市里的家长来比,相差很大。认识也显得很淡薄。在农村,由于很多家长本身的教育素质不高而且忙于工作,或是外出打工,有的家庭孩子和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在一起,父母常年在外,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细节。还有的家长对学前教育没有认识或认识错误,把幼儿园看成是看管孩子的地方,对园内设施以及孩子的健康教育很不重视,只要孩子在幼儿园里平平安安、不打不闹就心满意足了。家长的这种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农村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与上进心不高。 3、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较低,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用语上欠规范、教学内容欠科学。对于刚启蒙的幼儿来讲,语言的发展很重要。而大多数幼儿教师在上课时往往是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交叉使用,很不利于幼儿认识的发展。同时,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既是老师又是阿姨,兼顾所有的管理与教学工作,没有专门的保育人员。课余时间大多数以孩子自已玩为主,对于儿童益智游戏的开展也较少,不利于开发幼儿智力,使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与城市幼儿园中的幼儿相比,相差太远。 三、提高我镇农村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对策 一是把握农村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重点 1、更新教育观念是引导幼儿安全教育的前提。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接班人。传统的生活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我们向当今发达国家中注重儿童独立性培养、吸取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理念靠拢。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和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