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酶与ATP课前学案必修1.doc
PAGE
6-
酶与ATP
[基础梳理——系统化]
学问点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作用和本质
[巧学助记]巧记酶的“二、一、一、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试验过程:
(2)变量分析:
学问点二酶的特性
学问点三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巧记ATP结构的“一、二、三”
2.类比助记不同化合物中的“A”
物质结构
物质名称
A的含义
ATP
腺苷(腺嘌呤+核糖)
核苷酸
腺嘌呤
DNA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RN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共同点:全部“A”都含有腺嘌呤
3.归纳记忆能源与能源物质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连一连
1.酶化学本质的探究历程(连线)
2.酶的特性和原理(连线)
二、判一判
1.试验过程中可以变更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变更的变量称做自变量。()
2.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它为过氧化氢分解供应能量。()
3.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了脲酶,证明白脲酶是蛋白质。()
4.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目前已有发觉具有催化活性的DNA报道。()
5.凡是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本质为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
6.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
7.目前已发觉的酶有4000多种,它们分别催化不同的反应。()
8.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
9.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下保存的缘由是0℃左右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但其空间结构稳定,在相宜条件下可以复原其活性。()
10.溶菌酶可以溶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基本干脆来自于生物体。()
11.ATP含量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进行并处于动态平衡,这种转化机制是细胞共性。()
12.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发出荧光。()
13.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生成,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
三、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1.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做了一个奇妙的试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觉笼内的肉块消逝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试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而没有化学性消化
B.该试验的推论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C.欲证明相关推论可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D.胃内的化学物质只能在胃内发挥“分解肉块”的作用,若该物质提取出来,则不能将肉块分解
2.假如把糖类和脂肪比作大额支票,ATP则相当于现金,这种比方________(填“有”或“无”)道理,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预习案1
基础梳理——系统化
【学问点一】
1.蛋白质RNA细胞核生物催化作用活化能
2.(1)小、少、慢大、多、快(2)无机催化剂(FeCl3)和过氧化氢酶产生气泡数目多少温度簇新程度
【学问点二】
高效性专一性温柔性酶活性
【学问点三】
C、H、O、N、P腺苷磷酸基团特别的化学键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连一连
1.
2.
二、判一判
1.√2.×3.√4.√5.√6.√
7.√8.√9.√10.×11.√12.√13.√
三、议一议
1.解析:胃内的化学物质中含胃蛋白酶,即使在体外,也能将肉块分解。
答案:D
2.答案:有糖类和脂肪分子中能量多而且很稳定,不能被细胞干脆利用,这些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成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干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