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全套完整版.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心理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活动,这种活动使人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
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气质、能力、性格、需要、兴趣等)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懒惰、孤僻、自卑、胆小等;;一、主要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一)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决定论;(三)精神分析论;(三)精神分析论;;;;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三)社会因素;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3讲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新生儿期?? 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
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岁;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幼儿的印刻—关键期 ;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岁;
2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
3 ~ 5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
3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
5岁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时期;
7 ~ 10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 ; 儿童满周岁时,虽然走路还很不稳,摇摇晃晃的,但却坚持要自己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成人的指挥。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
有位爸爸描述他儿子3岁时发生的一件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这位爸爸工作很忙,他特地在下班后去给孩子买了一件玩具,叫他自己玩。爸爸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了洗澡水,喊他洗澡。可是连喊三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爸爸给他讲道理,他竟说:“我没空!” 专心摆弄玩具,对爸爸的话语不予理睬。爸爸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按入浴池。可是,趁爸爸去拿浴皂当儿,孩子又跑掉了。爸爸气不过,一时按捺不住自己,抓住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爸爸心里也很不愉快。;危机期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3~6岁;第4讲 幼儿的注意;中班语言活动《谁和花好》;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
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
第一,适应性动作。
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
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1、图中有几种小动物?
2、图中的房屋用了几种颜色?
3、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1)注意的稳定性:活动没有达到目标前,注意力没有转向其他对象。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容易“分心”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疲劳(3)无关刺激的干扰(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②活动的游戏化③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④幼儿的身体状况;(2)注意的转移:注意力有意识的从一件事情上转向另外一件事情上。
☆幼儿园的孩子很难从正在做的活动中转移出来(3)注意的分配:同时注意不同对象
☆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分配能力需要练习; 某幼儿园来了一位实习教师,她的任务是小班的音乐课和中班的绘画课。她初步计划第一堂音乐课以自己的示范表演为主,15分钟后孩子们可以休息;绘画课主要让孩子们画太阳,20分钟后孩子们可以休息。虽然她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效果不理想。孩子们有的讲话,有的跑出去,不理会她的要求,使这位实习教师非常沮丧。
(1)试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2)你觉得怎样做效果会好些?; 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1)幼儿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2)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如环境的布置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不能过大等。 (4)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首先,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颖、生动,使幼儿感兴趣。
常识《颜色宝宝对对碰》:教师讲明要点,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动手将红、黄、蓝分别混合,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并用自己得到的颜色给橘子、树叶等涂色。在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