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docx
3
T/ASHS×××—202×
叶用芥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芥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本文件适用于叶用芥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5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要,选择丰产、优质、耐抽薹、抗逆的品种。
6育苗
6.1育苗时间
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和采收时间,选择播种适期。宽柄、大叶或包心的品种以8月中旬~9月上旬播种为宜;耐寒的小叶芥菜品种,8月中旬~9月中旬播种为宜。
6.2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0%、净度≥96%、发芽率≥95%、含水量≤8%;播种前,用55℃热水浸种30min,水温降至常温后浸泡3h~4h,然后用湿纱布包裹,置于22℃~25℃下催芽,60%~70%种子露白时播种。
6.3基质和穴盘选择
4
T/ASHS×××—202×选择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规定;穴盘选择72孔规格。
6.4播种
穴盘装满基质后,每穴播1粒萌芽种子,播种深度0.8cm~1.0cm,播后覆盖基质,浇透水。
6.5苗期管理
出苗前覆膜保湿,并用小拱棚盖遮阳网;出苗后揭去薄膜;雨天及阴天揭开遮阳网,苗期控制温度18℃~22℃,高温时通风降温。苗期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基质忽干忽湿。第3片真叶出现后,每667m2喷施0.2%~0.3%尿素。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6成苗标准
苗龄25d~35d,苗高12cm~15cm,具有5片~6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根系完好,无病虫害。
7定植
7.1大田准备
定植前深翻土壤,结合整地,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200kg~25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60kg,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2m~1.4m、高20cm、沟宽30cm~40cm。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T525规定。
7.2定植密度
大叶芥、宽柄芥株距35cm~40cm、行距40cm~45cm,每667m2种植3000株~4000株;小叶芥株距30cm~33cm、行距35cm~40cm,每667m2种植4000株~5000株。
7.3定植方法
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定植后及时浇足水。
8田间管理
8.1水分管理
生长前期不旱不浇水;生长中期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雨后及时排涝。
8.2中耕除草
缓苗后及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2次~3次。
8.3追肥
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5.0kg~7.0kg;间隔20d~25d,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kg~25kg,后期根据植株长势,可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5kg~3.0kg。采收前20d停止施肥。
5
T/ASHS×××—202×
9病虫害防治
9.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根肿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
9.2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
辅的原则。
9.3防治措施
9.3.1农业防治
培育无病虫壮苗;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清洁田园,及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收获后深翻冻垡,减少田间病虫源。
9.3.2理化诱控
采用黄板诱蚜,性诱剂诱杀菜青虫、斜纹夜蛾成虫。
9.3.3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9.3.4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求进行,使用农药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