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其他辨证方法简介文件材料.ppt

发布:2018-02-19约1.02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简介 ? ? 第一节?????? 六经辨证概要 一、概述 1.概念 是对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证候,用三阳、三阴进行归纳并作为指导治疗的辨证方法。 (二)阳明病证 特点:里、热、实 主症:身热、汗出、脉大 病机:胃家实 1.阳明经证 四大+ 烦躁、气粗、面赤、苔黄燥 2.阳明腑证 脐腑胀痛,便秘不通, 日晡潮热,神昏谵语, 舌红绛苔黄燥 或苔焦黑燥裂或有芒刺, 脉沉实或滑数 *鉴别:病位、治则 (三)少阳证 特点:半表半里 临床表现:口苦,咽干,目眩,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脉弦 治疗:和解少阳 ? (四)太阴病 特点:里、虚、寒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不渴, 腹满自利, 四肢欠温, 脉沉缓而弱 治疗:温中散寒? (五)少阴病 特点:后期 心肾 少阴寒化证 根据病机 少阴热化证 鉴别:临床表现、治疗 (六)厥阴病证 特点: 寒热错杂 临床表现: 消渴、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饥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1.传经:病邪自外侵入,向里发展 太阳经 阳明经 少阳经 太阴经 少阴经 厥阴经 循经传 越经传 (二)气分证 实热象 邪热壅肺 热扰胸膈 根据病位 ----- 热结肠道 热郁胆经 (三)营分证 身热夜甚, 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 口不甚渴或不渴, 斑疹隐隐, 舌红绛无苔,脉细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