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血液而引发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含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而被感染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职业性问题。
因为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等, 经血液传输疾病出现蔓延趋势,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 ; 2002~2003年在全球汇报“非典”病例中, 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位, 所占百分比高达22.3%, 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49岁)为主, 约占80%, 不管是发病人数或死亡人数, 都是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史上前所末有, 而且相当一部分是高学历、高职称医学精英遭受了非典感染性职业暴露而发病, 或献出自己宝贵生命。医院感染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一场悲剧, 这一血教训足以引发医务人员对感染性职业暴露高度重视。; 不过, “非典”暴发后, 截止现在, 中国出现了很多感染性职业暴露事例, 并有增多趋势。北京地坛医院就曾前后收治过3名护士, 她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保护方法, 而暴露于艾兹病感染者血液后发生艾兹病毒感染。
又如: 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 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方法参与抢救, 在抢救中均直接接触血液频率最多那位重伤员, 后经检测证实是艾滋病人, 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兹病毒职业暴露。六个月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兹病毒抗体阳性, 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兹病毒职业暴露悲剧。;
经多种资料证实: 试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相关监管工作人员, 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 ;主 要 内 容;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定义及分类;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 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污染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皮肤, 而有可能造成感染性疾病发生一类职业暴露。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需含有两个要素:
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职业从事 者;
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 ;感染性职业暴露评定; 1、暴露??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医
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者粘
膜, 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医
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者粘
膜, 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或者暴露类型
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程度较
轻, 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医
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 但损伤
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显著可见
血液。;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 医务人员对使用后锐器放置不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不戴手套,手术中对于易发生血液喷溅情况未作有效防护方法,处理使用过注射器及针头时违反操作规程。这些都是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欠缺所至。
种种资料表明,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损伤居首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路径,其次是意外直接接触血液。; 医务人员最危险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输疾病高危职业群体。80%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经历, 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危险。被污染HBV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 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被HCV污染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 被HIV污染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概率为0.4%。暴露于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