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教版2012年质量守恒定律专题训练.doc

发布:2018-04-15约3.0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试题例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也是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所以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对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全国中考知识考题的分析,可以把质量守恒定律在中考中的考查方法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类型一: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此类型题目要求同学们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结合,通过“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这一重要知识,来解决问题。 (青岛11)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 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A.1 B.2 C.3 D.4 与此考查方式相似的还有如下几题: (江苏盐城)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湖北咸宁)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类型二: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词“参加”和“生成”的考查 此类型题目是考查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要求大家把握住什么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哪些又真正是反应“生成”的物质,并解决问题。 例: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等于1g B.小于1g C.大于1g D.无法确定 类型三: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此类题在中考中一般以文字叙述或图表的方式进行考查,要求同学们把握住关键词并保持清晰的思路,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应用定律进行计算。 1.(青岛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11 28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题中考中有很多变形,下面这个题型有一定的代表性,同学们可以根据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W X Y Z 反应前质量/ g 2 22 34 0 反应后质量/ g 2 40 待测 16 A、W在反应物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 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知识归纳] ①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②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是催化剂。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同类型中考题链接: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20 50 80 30 反应后质量/ g 0 100 10 X A、50?? ???????B、40?????????C、10?? ????????D、70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 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南京15)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其他类似题目: 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