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竞争力PPT课件[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女大学生在考入理想的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又难以下咽……”为此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母亲揪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 。 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 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 3 年来连遭打击, 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 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 640 万, 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 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 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 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 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 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 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今年全国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创历史新高。在求职高峰期中,中文、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明显遇冷。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仅30%,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 第 * 页 第 * 页 经济 1 感情 2 各方面的压力 3 不适应学校生活 4 就业 5 大学怎么这么多困难! 沉重的压力 有一位男大学生,在家乡中学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名牌大学。可是在这所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尖子。相比之下,他的第一学期成绩排名顶多算是中下,还有一科不及格,在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下,最后竟跳楼自杀了。 不 适 应 学 校 生 活 就 业 他 难 难 自身原因 社会原因 企业原因 高校原因 产生原因 难 难 社会原因 1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1]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 13 亿, 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 由 20 世纪 90 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 1 250 万人预计到 1996―2010 年平均新增 1 450 万 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 响。 [2]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高等教育 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 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2. 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 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 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 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 高校原因 2 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 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 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 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 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 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 1/3 的人,有 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 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 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 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 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 量,做出多方努力。 自身原因 3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 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 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 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