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海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点及建议 .pdf
商业银行海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点及建议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资银行
海外拓展的过程中,要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式、不同的监管环境和文化背景,
给流动性管理带来困难。本文在梳理海外流动性管理难点的基础上,探讨商业银
行海外流动性管理架构,并提出管理建议。
标签:商业银行;海外;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商业银
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
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对于跨国集团来说,流动性风险不仅
来源于境内,也来源于境外。
流动性危机虽然不像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那样经常发生,但一旦出现,危害
和影响巨大,且其爆发的突然性会使融资渠道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一方面,使
金融机构运转困难,最终压垮金融机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压力
会通过交易向其他交易对手传播,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
(一)巴塞尔框架
2008年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陆续出台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
监管原则》、《巴塞尔Ⅲ: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等,提出了银行
业流动性管理的全面框架。巴塞尔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包括2个互补的监管指标
和5项监测工具。监管指标为短期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和长期指标净稳定
资金比例(NSFR)。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
碍资产、以其他重要货币计算的流动性覆盖比率(LCR)和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
(二)海外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流动性风险偏好、管理策略和规章制度、
日常头寸调度、管理工具、压力测试、应急预案和监测报告等。
集团总部主要负责集团流动性管理的顶层设计,并为海外机构提供必要的流
动性资金支持。主要方式包括提供借款额度,出具流动性担保、承诺函或安慰函,
调拨人民币和美元债券,促进海外资金融通等。
海外机构承担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根据所在地监管要求以及业务
发展需要,制定流动性管理细化要求,计量、识别、监测、控制、报告本机构的
流动性风险。
二、海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点
(一)监管要求各异
在满足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的同时,海外机构在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还要遵循当地监管的特色化要求。一是监管方式,香港、卢
森堡等大多数国家监管都要求海外机构建立全面的流动性管理体系,并执行严格
的监管指标限额,加拿大等少部分国家监管要求只需遵守母国监管要求或定期报
送相关信息。二是监管指标,除被大多数国家执行的LCR和NSFR监管指标外,
有些国家还对流动性比率(LR)、合格流动资产和错配比率等有限额要求。三是
幣种,有些国家不光对本币流动性提出监管要求,对外币流动性或全币种流动性
也有要求,比如越南、智利和瑞士。
(二)国际金融形势复杂
2018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
面临较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因素。包括美联储持续加息,汇率波动幅度增强,全
球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隐患上升,海外机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有所增强加。同时,
一些国家对跨境资金流动做出了限制,给集团总部支持海外机构流动性也造成一
定困难。
(三)长期稳定资金融资难
受当地经济及监管环境、持有经营牌照限制等因素影响,海外机构负债以中
短期存款为主,长期资金来源较少。吸收低成本的客户存款难度较大,同业融资
溢价较高,交易对手多为本国金融机构,同业拆入或系统内拆入资金占比较高,
融资渠道和交易对手丰富度有待拓宽。
三、海外流动性风险管理建议
(一)加强统筹管理和指导,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集团层面需要在统一风险偏好的基础上,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部门、日
常管理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责定位,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按照不同国
家和地区的监管要求,针对不同机构经营管理特点,对海外机构进行流动性风险
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海外机构要警惕监管政策变化、“黑天鹅”事件、地缘政治风险、民粹主义抬
头等带来的市场风险,持续跟踪市场热点事件,前瞻性考虑市场不确定性对流动
性的影响,提早做好应急预案。
(二)加大金融科技支持力度,提高自动化水平
随着海外机构资产规模和业务量的增长,以及监管的日趋严格,各类数据统